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部门街镇
从“心”出发 从“心”回归 开学前如何做好心理疏导
日期:2024-08-28 10:23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8-28 10:23
字号:
分享:

本报记者 杨雪婷

即将重返熟悉的校园,不少学生还没从假期生活中调整过来。学生如何告别“开学综合征”?家长又该如何去做?为此,南岸区精神卫生中心心理门诊医师金睿为广大学子送上了应对“开学综合征”的锦囊妙计。

作为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1.调整作息,步入正轨

在即将开学的阶段,尽快形成规律的生活很重要,同学们要自主调整起床、学习、休息时间,以尽快适应上学时的作息时间。除此之外,每天要保证一定时间的运动,让自己有强健的体魄去迎接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

2.接纳情绪,积极乐观

同学们在返校前后可能会有一些焦虑、紧张等不适的情绪出现,适度的焦虑对大家的返校准备和自我防护是有所帮助的,同学们在合理宣泄情绪的同时,也要学会接纳它。同时,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积极的暗示和情绪,有助于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来迎接校园生活。

3.制定计划,设立目标

在评估自己的假期学习情况后,给自己制定一个新学期计划并为之努力,付诸行动。计划要具有可行性且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过度要求。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目标小本子,每完成一个目标就把它勾起来,还可以请家人和朋友协助监督,激励自己,提高学习效率。

4.自我减压,学会求助

开学后同学们要注意劳逸结合,关注身边美好的事物。当感到紧张焦虑时,尝试运用腹式呼吸法自我放松,亦可通过听音乐、运动等方式缓解情绪。如果情绪低落,可以通过写心情日记、允许自己哭一会、每天发现三件美好的小事等方式积极自我调适。当不能自我调节心情时,可以采取与信任的人聊天、找同学和老师倾诉、拨打心理热线或者寻求心理老师的帮助等方式进行心理调适。

作为家长,又该做哪些准备?

1.学会倾听,理解孩子

倾听是沟通的前提,孩子说话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专注。当孩子诉说高兴的事时,家长应表示共鸣;诉说难过的事情时,家长应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主动和孩子交流沟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对上学的态度,并给予理解和支持。开展一些亲子活动,例如一起锻炼、散步、做家务等,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可起到调节心理的作用。

2.积极做法,肯定鼓励

孩子开学后的一些做法很积极,主动按学校和家长的要求约束自己,那么家长就要马上表达自己的赞赏。来自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会强化孩子的正向行为,推动孩子持续这种行为并力求做得更好。

3.调整心态,给予支持

开课前及开课初这段时间,孩子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是正常的。因此,面对返校期间孩子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家长也需要具有接纳和顺其自然的态度。以积极的情绪去感染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4.陪伴引导,美好校园

长时间宅家,孩子有可能会产生人际适应障碍,甚至产生人际恐惧心理。家长要和孩子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鼓励孩子多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不带过多的评判和自己的价值观。家长还可以让孩子与同学多沟通、交流,相互分享这段时间中发生的事情。这样既能巩固同孩子的感情,让孩子得到放松,而且也有可能促进他学习的积极性,激起孩子想回到校园的迫切心情。

金睿医师提醒广大学生,要尽快调整好状态,以积极的态度、健康的身心,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与老师、同学相聚在美丽校园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