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思易
同景社区,居民和志愿者聊天。 记者 成欣桐 摄
想要找到陈潓玲,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大早,她先和邻居一起来到社区二楼无界邻里坊的空地上练八段锦,紧接着处理同心艺术团的团队事务,又接待了其他艺术团的任课老师……“社区里活动场地打造得越来越好,咱们的队伍也得跟上。”陈潓玲快人快语。
这里是长生桥镇同景社区,陈潓玲是同心艺术团的团长。今年春节回来,陈潓玲和邻居们就发现社区大变样了。
“这里一切都是新的模样,”陈潓玲说,书吧是新的,活动场地也是新的。最让陈潓玲感到兴奋的是,社区二楼脏乱的闲置空地也拾掇出来改头换面了,“这下我们时装秀就不用像‘游击队’咯。”
陈潓玲口中的闲置空地就是区住房城乡建委在同景社区开展的“微光计划”——无界邻里坊。这个设计清新、功能明确、明亮宽敞的场地一打造完成,就成为了同景社区居民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在这里锻炼,在这里跳舞,在这里围炉煮茶,在这里示爱求婚……如今的无界邻里坊,如同一轮明媚的“小太阳”,无差别地照得居民心里暖洋洋。
无界邻里坊欢乐无差别
每周四早上,陈惠玲都会和姊妹伙张凤琼、马军相约,从小区出门走上5分钟,上午9点准时来到无界邻里坊。“周四早上有八段锦,跟着老师练,免费!”来到无界邻里坊,陈惠玲她们便跟着老师一起锻炼起来。
一个小时的八段锦练完又干什么?坐在无界邻里坊的一处,陈惠玲和团员们开始开每周的艺术团例会。“以前哪里有开会的地方哦,大家商量个事情都要四处找场地。”陈惠玲眉开眼笑,“你看看现在,我们开会的地方,有花有草。”
在社区的引进下,专注于早教的童伴中心也入驻到无界邻里坊。于是,每周二周四周五,刚走路的娃娃也享受到了这块场地带来的快乐。“孩子们能在这里进行阳光户外探学,开展PBL游戏体验式教学。童伴中心的早教老师们还会给孩子们读绘本、讲知识。”同景社区居民籽籽妈妈很是欣慰,“在家门口就有了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这下我们家连早教的钱都省了。”
是玩趣之地更是创业空间
无界邻里坊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现在,这里是‘社会组织孵化空间’,是‘创业就业空间’,也是社区的‘邻里共享空间’。”同景社区党委书记文李燕透露,在这块全新的场地里,有共益商店、同创小铺,还有邻里聚场、创客空间、景色花园……“我们希望这里能让大家坐得下来,玩得开心,用得愉快。”
走进无界邻里坊,窗明几净的展示区里主打长生桥镇家门口的小生意,结合长生十八香,展示着养瑞山庄、品牌香水小样等,营造出社区共益商业生态。一旁的同创小铺,社区居民DIY手工编织也加入展示和售卖,“每卖出一份作品就会捐出一块钱到社区公益基金,倡导更多的人‘一块做好事’。”文李燕介绍,当然,居民在这里开展玩趣活动也是常有之事,“无界邻里坊成了社区里围炉长谈、聚会团建的首选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场地还属于创业者。目前,巨杉设计、少儿编程等企业已经入驻。“巨杉一来就吸引了众多客户订单,”文李燕表示,良好的工作氛围让企业扎根于此,也让他们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底气。
在文李燕看来,无界邻里坊是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服务的“上心事”、把群众的“闹心事”干成“幸福事”、把群众的“呼声”当成第一信号的具体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交出群众满意的服务‘成绩单’。”
“微光”让居民感受爱与暖
这两年来,区住房城乡建委通过城市更新“微光计划”,进行更新“微空间”改造行动,在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补齐辖区公共服务功能。无界邻里坊是其中的成功范例。
但成功范例不止这一个。
南山街道黄桷垭老街、南坪街道正街社区以及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的城市更新“微光计划”都改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只因“微光计划”不是哪里旧了改哪里、哪里缺点什么就增加点什么,而是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需求出发,着力提升群众生活的舒适度、美观度、便捷度等等。
“我们通过深入走访群众,调研基层实际情况,收集群众的微心愿,征求群众的金点子,面对面沟通、‘键对键’交流,畅通民意传递的‘连心桥’,通过‘微光计划’满足居民需求,所以带来的改造总是深受居民喜爱。”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更新千头万绪,直接关系着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更新,能让人们在新老交替中感受城市发展的脉络才更有意义,“接下来,区住房城乡建委将持续从小切口出发,坚持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积聚发展内生动力为着力点,在城市更新行动中注入发展新动能,找回城市的根与魂,让更多居民感受城市更新带来的爱与暖。”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