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部门街镇
见“过去”看“未来” 海新街里有隐藏玩法
日期:2024-05-15 11:1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5-15 11:11
字号:
分享:

本报记者 陈思易

居民在海新街社区里惬意生活。

海新街拥有很多活力元素。

干净整洁的海新街社区。首席记者 郭旭 摄

走在海新街的路上,那几日还满眼翠绿的黄葛树渐成墨绿,努力生长的黄葛叶在街道上方打起了伞,整条路成为了一条绿林“隧道”。

这是一条已经有些年头的路。顺着海新街往南坪方向走去,这条路上世纪的年代感丝毫未退,近年来的时尚感已然产生,岁月在这条南岸大动脉的两侧新老交织,被重新赋予全新生命的老街流淌着时光的痕迹,在日复一日中被居民与游人包容、接纳,然后喜爱。

海新街里的citywalk

五月的天,最适合外出走走。从外地来重庆旅游的陆梦,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一条不是那么“网红”的街道,“这是我无意间发现的一条重庆citywalk短途线路。在这里,我感受了老重庆人的生活状态,也体会得到年轻重庆人的生活品味。”

陆梦说的那条线路,从轨道交通环线上浩站4A出口走出来便能看到。所见之处全是海新街社区的“形象代言”——海棠花莎莎。一栋栋斑驳的老房子旁,是白色的莎莎便利店、粉色的莎莎糖水铺,还有香气扑鼻的莎莎社区食堂,“混搭”得恰到好处。“粉色的卡通海棠花看起来真是太可爱了,”陆梦感慨,“住惯了冰冷的小区,很难想象一个老小区竟打造得像个小型文创基地,出门就能看到可爱的卡通,生活也变得有趣。”

在离莎莎食堂不远处,是独具重庆特色的防空洞。陆梦撸了撸路边的小猫,在路边观看了会儿老人下象棋,径直向别有洞天的防空洞走去,“里面的光很炫彩,有种穿越的感觉,穿过防空洞,就能抵达大名鼎鼎的南滨路。”

但这条citywalk没有结束。在海新街社区,筒子楼也是有名的打卡地。陆梦说,老街里走走,繁华的南滨路上逛逛,海新街上感受翻来覆去的时间,会让人真正松弛下来。

海新街里的新生活

沉浸在松弛生活中的,莫过于居住在海新街里的老居民。

早起,楼下吃笼小笼包;中午,莎莎食堂里12元就能健康地吃上一顿;下午,下个棋或者社区里看个电影……居民李敬远上世纪90年代就住在了海新街,在海新街里生活了几十年,他觉得这些年才真正懂得了生活的惬意。

今年77岁的老李告诉记者,自从社区里开了莎莎食堂,自己就再也没在家吃过饭,“食堂干净、卫生也便宜,菜品丰富又营养,”老李说,现在常和邻居们约在莎莎食堂,不仅在那里就餐,吃完饭大家还聚在食堂旁的红星放映厅里看看老电影,“一天生活丰富得很。”

海新街社区虽然老、甚至旧,但却一点不破,干净、整洁、有活力是居民们达成的共识。“我不愿去宜宾和儿子媳妇一起住。”老李说,每过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海新街社区又多了许多活力元素,自己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今天这儿多个漂亮招牌,明天那儿多处活动场地,或者傍晚约上好友到南滨路吹江风,生活在海新街不出远门耍事也多。”

如今,老李每天都要在社区里东转转西看看,看着社区里处处留下的光阴的痕迹,感受着社区里的点滴变化,生活方式简单,对生活的热爱丝毫未减。

海新街里整“新活”

无论是海棠花莎莎还是“别有洞天”,海新街这两年整的“新活”真不少。

“我们是个老小区,总要整点‘新东西’出来,才能让居民感觉没有生活在一潭死水里。”海新街社区党委书记王佳雯是个有想法的人,她说每次走在社区里,看着老居民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眼中却闪烁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他们热情好客,总和自己分享一些故事和经历,这时,她就想要做点什么,才对得起这一张张笑脸。

于是,海新街社区引进原创IP网红店为社区量身打造了IP海棠花莎莎,把灰扑扑的老房子打扫出来,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社区食堂,为老人们解决吃饭问题。“我们的老社区被一点点注入新鲜的血液,让居民就算走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老街上,也能感受到更多新鲜的气息。”王佳雯说。

王佳雯知道,在老街区里行走,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索,更是一次对文化的体验。接下来,海新街社区还将继续着重营造浓厚的历史气息和人文魅力,让走在海新街的居民和游客,放慢脚步,感受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体验老街区独有的宁静和从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