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南岸区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养老>养老服务信息
服务送到家门口 睦邻互助在身边——南岸区以“小站点”解决养老服务“大需求”
日期:2023-09-25 11:15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09-25 11:15
字号:
分享:

如何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将优质养老服务资源下沉,是目前农村养老面临的难题。今年,自区民政局在南山街道开展“睦邻互助 阳光暮年”农村互助养老试点项目以来,“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音、不离乡情”的互助式养老服务让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

数月前,家住南山街道的李婆婆因高血压住院,出院后需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测,“社区医院太远了,老人每天来回跑,很不方便也不利于老人身体康复。”李婆婆的家人说。现在家门口有了“睦邻互助点”,不仅免去她来回奔波的烦恼,而且每次测量数据都有记录,让她能准确了解身体情况。

记者在南山街道的“睦邻互助点”看到,站点内集日间照料区、运动区、助餐区、文娱区、阅览区等功能区为一体,硬件服务设施全面优化升级,同时兼具居家服务、膳食供应、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功能,可以围绕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日间照料服务。

今年4月,南山街道放牛村“睦邻互助点”正式投入运营。区民政局在自然院落和老人聚居点设置了流动互助点,分片区集中开展互助养老服务,将参与农村互助养老工作的志愿者、慈善组织、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嵌入农村互助养老平台,每周开展睦邻增能、睦邻互助、睦邻乐园三大“睦邻”品牌服务,实施幸福为、幸福住、幸福安、幸福乐、幸福享五类“幸福”服务400余次。

据悉,近年来,区民政局从推动“专业式”机构养老、发展“嵌入式”站点养老、打造“互助式”居家养老三个层面出发,实现了“养老中心、互助站点、流动小组”三级覆盖,以专业化、多元化、精准化的服务让每位老人享有身边、床边、周边的优质养老生活。

此外,结合农村“远、散、弱”特点和老人实际需求,区民政局还搭建了一支多方参与的关爱志愿服务队伍,按照邻里互助、亲友互助、志愿互助等多种模式,发展“睦邻互助”农村养老非正式照料体系。在遵循自愿的前提下,由本村村民小组身体好、年龄相对小的老人与身体差、年龄大的老人结对帮助,达到互助养老的效果。

“我所在的小组有5个睦邻志愿者,都是年轻一点的老人,村里哪个老人有事,我们都来帮个忙、搭个手。现在像我们这种‘小老人’服务‘老老人’,在村里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了。”放牛村的肖阿姨骄傲地告诉记者。依托“三级体系”,一项项暖心服务化解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焦虑,让农村老年群体从日益完善的养老服务中切实感受到民生温度。

目前,南山街道共确定“睦邻互助点”3个、流动式互助小组15个,培养“睦邻互助”志愿者50名,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陪伴关爱、代购代买、智慧助急等20余项服务千余次。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农村互助养老试点工作以来,我区通过构建政府搭台、村居承办、社工介入、村民互助、个人自愿、社会参与的运作形式,以‘积极老龄化’‘颐享南岸’为理念鼓励农村老人互助养老,重点解决了贫困、留守、孤寡、高龄、失独、重残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对老人进行关怀、关注,不断拓展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生活照料等综合服务,建设互助共享的养老平台,开启了农村养老服务新篇章。”(本报记者 闵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