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300余名建设者奋战“世界级大桥” 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力争12月底前完成主塔基础施工
日期:2023-11-15 15:09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11-15 15:09
字号:
分享:

黄桷沱长江大桥南岸侧主墩,中铁建大桥局的技术工人正在对墩体巨大的钢筋进行施工。

11月13日上午,南岸区腾龙大道附近寒风习习,但渝长高速复线连接道工程(海腾立交—南桥头立交)施工现场,塔吊在空中挥舞长臂,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机器的轰鸣声、工人的忙碌身影,构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初冬奋进图”。

如火如荼的工地上,长江江畔两个粗壮的桥墩格外引人注目,它们是黄桷沱长江大桥南岸侧主墩。记者登上桥墩后方的山坡上看见,钢板搭成的栈桥上焊花飞溅,工人们在数十米高的空中搬运材料、搭建模板。“我们每天早上7点开始上班,中午稍作休息后,再从下午2点忙到6点,一天工作9个小时。”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工班长杨强介绍。

这是渝长项目全力冲刺四季度的一个缩影。城投建设公司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技术负责人李斌介绍,渝长项目是快速路八联络线的咽喉工程,起于渝长复线高速收费站,止于内环大佛寺大桥南桥头立交,全长约21.78千米,分四个标段施工。黄桷沱长江大桥是渝长项目的控制性节点工程,就位于四标段。

为赶在12月底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渝长四标项目300余名施工人员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工人们铆足干劲比质量、比进度,取得夜间施工许可的工点两班倒作业。

黄桷沱长江大桥全长1260米,桥梁集“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轨道交通”多功能于一体,采用双层桥面布置,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下层桥中央是为规划中的轨道交通18号线三期预留的双线轨道,两侧为双向四车道城市主干路及人行道,建成后将为世界最大跨度公轨两用悬索桥。

为高标准建设这座“世界级大桥”,施工人员打造了“现场可视、数据可查、进度可知、质量可控、安全可防、违规可纠、预警可报、全程可测”的数字化管控综合管理云平台,为项目安全、高效施工保驾护航。

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综合管理云平台,主要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为中心,通过协同管理、物料追踪、基坑监测、桥梁监控等深度应用,实现了桥梁实体、数字模型、服务系统和多元化数据的有机融合。

比如,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智慧施工监控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传感器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传输、匹配。当施工状况出现异常,数据超过限定值时可自动预警,便于管理人员第一时间掌握施工状态及设备状态;钢筋物料追踪模块结合钢筋智能加工生产、余废料回仓等技术,可实现钢筋数字化设计、智能加工一体化,为大桥施工的物料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项目创新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智能监测系统,自动采集测点数据,手机端、电脑端可随时查看测点温度,系统支持数据实时传输监控、自动分析、温度超限自动报警,及时指导现场调整温控措施,有效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渝长四标项目今年2月开工,目前正是铆足干劲、多点发力的关键期。”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田力介绍,为抢抓施工“黄金期”,跑出建设“加速度”,全体施工人员紧扣时间节点,严控工程质量,奋力冲刺施工节点目标。预计12月底,黄桷沱长江大桥项目除了完成两岸主塔基础施工外,还将完成南岸锚碇基坑开挖防护、全线钢箱梁首跨安装等重要节点,届时桥梁建设将进入全新的施工阶段。

黄桷沱长江大桥计划2027年建成,将实现渝长复线高速公路快速进出中心城区,缓解内环快速路和渝航大道通行压力,带动果园港等枢纽和唐家沱、鱼嘴等组团高效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江北区、南岸区和两江新区互联互通水平。

 (来源:重庆日报客户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中心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