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思易)知节气,扬文化。2月19日,迎来了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第二个节气——雨水。龙门浩隆平小学(一天门校区)(下简称“龙小”)的学生和家长们,在校园用心熬煮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桂圆红枣粥,以迎接湿气渐长的雨水时节,在校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的同时,也为同学们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雨水节气,地湿渐升,早晨常常能看到霜、露出现。针对这样的气候特点,饮食调养应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在“龙小”的雅厨房里,二年级一班董诚恩的妈妈同其他家长一起,和孩子们一边搅动锅里的红枣粥,一边包着饺子,“红枣粥中有红豆能祛湿,另外准备的萝卜饼、竹笋炒肉,都有滋养脾胃、治湿祛邪的功效。”
家长们在雅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旁边的研茶社里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吕亭亭老师一边为孩子们讲解着雨水节气的来历,一边引导着孩子们背诵关于雨水的古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让孩子们对雨水节气有全面的认识,意识到二十四节气是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和凝结下来的文化瑰宝,让他们知道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吕亭亭表示,认识节气一方面能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了解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能拓展同学们的学习思维。
据了解,在“龙小”,同学们对二十四节气并不陌生。“龙小”共有24个班级,每个班级对应一个节气。每当节气来临,学生、老师和家长都会用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同学认识节气,在参与中感知节气文化内涵,了解节气的特点和习俗,知晓节气与生活的关系,不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