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孃孃”小区居民自治议事团正在议事。
讲述人:兴隆社区“兴隆孃孃”小区居民自治议事团成员 范映秀
“范孃孃啊,3号楼的老张和老李又吵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4月21日接到电话时,我正和“兴隆孃孃”小区居民自治议事团的老姐妹们商量小区老居民楼安装电梯的事儿。放下手里的社区规划图,我抄起调解本就往现场赶——这样的场景,在我们南坪镇兴隆社区早已是家常便饭。
我居住的兴隆苑小区修建于1996年,是典型的农转非老旧小区,共有6幢14个单元,由于时间久远,基础设施陈旧,乱搭乱建现象严重,日积月累成了“顽疾”。直面兴隆苑“脏、乱、差、丑、违”,南坪镇开出了“马路牙子”“围栏杆子”“洗手盆子”“歇凉亭子”“排污管子”的“五子破冰”药方,分别对应小区环境及秩序、居民人身安全、公共设施维护、公共空间优化、居民生活便利等问题,涉及水电气“一户一表”改造、雨污管网改造、绿化补建、停车位规整、屋顶防水、门禁系统完善等“手术”项目。
但推进工作并不容易。单就兴隆苑多达99处、7000余平方米的存量违章建筑,每一处都涉及居民利益。这类经年积成的“硬骨头”,居民不让碰、社区干部不敢碰。
复杂的小区类型和人口结构导致居民区治理难度较大,仅仅依靠居委会,很难满足居民多元利益诉求,社区治理急需新的自治力量参与。为赋能“共管”,兴隆社区不失时机地“上线”了以我们5位热心孃孃为核心的小区群众自治组织。就这样,我们“兴隆孃孃”小区居民自治议事团便应运而生了。
十多年来,我们当好居民和政府之间反馈和处置问题的桥梁,助推诉求一一回应、逐条化解。说起来,我们这个组合还真是绝配。张启芳是“灭火专家”,再大的矛盾经她三言两语就能降温;李远琴是“情报站长”,小区哪有矛盾她准知道;吴小蓉“春风化雨”的劝解不知化解了多少恩怨;周连君是“铁面包公”,谁要违反社区公约她第一个不答应。
去年上半年,处理小区安装电梯的纠纷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社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内的1-3栋被列入首批加装电梯名单。这本是件好事,却意外点燃了导火索。一楼的杨大爷坚决反对:“电梯井正对我家卧室,采光通风全毁了!”三楼的陈奶奶忧心忡忡:“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施工震动”……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面对这个“烫手山芋”,我们五个人连夜开了碰头会。李远琴掏出自制的“矛盾分析图”,用红笔圈出关键点:“一楼担心采光,三楼顾虑安全……”第二天,我们兵分几路展开行动。张孃孃和周孃孃敲开杨大爷家门,发现老人家真正的心结是担心电梯运行噪音影响休息。李孃孃和张孃孃则去看望陈奶奶,老人终于吐露心声:“我不是反对装电梯,是怕施工震坏了我家的家具……”尽管在此期间,老姐妹们都吃了不少闭门羹,有委屈、有不解,但大家依然相互鼓励,又投入到新一轮的调解工作中。
好在结果是美好的。几个月后,崭新的电梯正式运行。当电梯缓缓上升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原本针锋相对的邻居们,现在会互相帮忙按楼层键;曾经撕毁意见表的居民,正耐心教老人们使用智能面板……这台钢铁铸就的电梯,不知不觉间变成了连通人心的桥梁。在那些奔波调解的日子里,我们始终记得:要解决的从来不是电梯问题,而是人心之间的距离。
如今,小区治理不仅仅是社区干部和我们几位孃孃的事儿,社区服务水平提高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治理参与感也明显增强了。最让我们开心的是看到社区的变化。坑洼的路面平整了,老旧的设施更新了,乱停的车辆规范了,吵架的邻居和好了……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都让我们感到特别欣慰。有时候走在小区里,会有居民主动跟我们打招呼:“范孃孃,今天你们又在巡逻啊!”这种被需要、被信任的感觉,真好。
从老旧楼道的一盏灯,到小区门口的减速带,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正编织成一张温暖的社区网络。我忍不住想,或许真正的社区治理,从来不是宏大的口号,而是社区和居民用真心、用智慧,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烟火温情。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