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瓦厂连接道路。
这是一段从未出现在任何规划里的道路。
同时,这也是一段在南岸区峡口镇大石村1300多名村民心里想了20年的道路,然而,除了心里,他们并不知道这条路应该在哪里。
但是,始终有一个声音不停地提醒着村民们:“山那边便是城!”
终于,2025年8月,盼了20年的道路,从一个盼头到规划图纸的虚线,再到地图上的实线,村与城的时间、空间连上了。
虽然,这条路不到500米。
困局:被群山困住的村庄
实际上,在大石村是有路的。一条“卡”得大石村喘不过气的乡道,一条堵在全村人心里的路。
大石村,678户人家,1300多口人,守着南山的好山好水,唯一的出路就是035乡道香西路。2004年,香西路从泥巴路硬化成乡道后,就成了往来工程渣车、水泥车的“主动脉”。路通之时,便是堵车之日,随着时间推移,道路破损日益严重,原本的通道给村民心里添了堵。
2020年起,六纵线快速路、渝湘高铁等项目在大石村附近相继开工,本就不宽的路面被碾得坑坑洼洼,路基损毁严重。“会车得找宽点的地方‘错身’,车轮掉排水沟是常事。”村民曹宏林的话里,满是无奈。
而让全村更着急的是,只有一条路进出的大石村,一旦出现极端情况道路受阻被堵,大石村就成了“孤岛”。村民们种的枇杷、腊梅因道路原因造成的交通运输不便滞销,不少农旅融合项目也因为交通原因迟迟没有开门迎客。村民的抱怨声像南山的雾,越来越浓。
若只是对5公里的香西路进行修补,100万元就能办到,但过不了多久,交通问题就会反弹;若是对香西路进行重建,则需3000万元。这个资金缺口,对于峡口镇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是守着破路天天“打补丁”,还是另寻出路?这道选择题,摆在了峡口镇城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毛佳和大石村党支部书记杨奇怡的面前。
寻路:
劈开这座山前面就是城
2023年的一天,毛佳和杨奇怡到村里化解两户村民的矛盾纠纷,站在村东头的张家瓦厂,望着不远处的断头路出了神——六纵线快速路已基本成型,梨花大道延伸的秉文路也快修到村边。“等,永远没希望;干,才能找出路!”毛佳转头对杨奇怡说。
但要修一条原本没有的路,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
两人翻出南山片区“十四五”道路规划图、大石村村庄规划图,一遍遍比对,心却凉了半截:规划里压根没有从村东通往茶园的路。
“要不,直接从张家瓦厂挖条路连六纵线?”大胆的想法刚冒出来,就被区交通运输委泼了冷水:“乡村道路不能直接连城市快速路。”
那该怎么办?
毛佳不服气。接下来的日子,他带着同事揣着规划图,一头扎进了村东头近一人高的草丛。蚊虫叮咬、荆棘挂衣,他们愣是把一条荒废的小田坎踩成了“勘探小道”。“不能连六纵线,那连秉文路行不行?”草丛深处,一个新念头冒了出来。
正巧,学土木工程出身的毛佳在一次培训中遇到了区交通运输委规划建设科的盘永财。“永财,帮咱看看!”培训一结束,他开车拉着盘永财就直奔大石村,两人一头钻进了草丛找那条本没有的路。
踩着泥地量坡度、测转弯半径,盘永财当即给出了专业建议:“接秉文路可行,但得绕个弯调调坡度!”
电话那头,杨奇怡听到“能修”两个字,激动得差点跳起来。第二天一早,她就冲进峡口镇政府找到主要领导。“修!”镇领导桌子一拍,“手续加紧办,钱的事想办法!”
克难:
众人拾柴“烧”开梗阻
修路的消息长着“翅膀”,飞遍了大石村。可真要动起来,最难的坎横在眼前——土地。
“路是好路,可地是我的命根子啊。”有村民红着眼圈说。杨奇怡揣着图纸往村民家跑,门槛都快踩平了。“你家那几棵枇杷,往年运出去烂了好几筐;路通了,城里车直接到地头,一斤能多卖两块!”她算细账、讲前景,话糙理不糙。党员干部、乡贤能人也跟着帮腔:“这些年我们都在期盼通路,现在机会来了,不能拖后腿!”
果树社的谭春香第一个站出来:“政府为咱办实事,咱能不支持?”村里的产业大户三木公司更敞亮,直接掏出30万元无偿解决土地流转资金。人心齐了,土地的坎也就迈过去了。
与此同时,在峡口镇党委、政府的全力推动下,镇里各部门像上了发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对接区农业农村委,把项目纳入乡村振兴补助库,争取到450万元衔接资金;城镇建设服务中心跑发改委、交运委,立项、林地手续一一办妥。2025年春天,张家瓦厂连接道正式破土动工。
毛佳成了工地上的“常驻民”,盯着混凝土标号、路基压实;杨奇怡时不时来转一转,调解施工队和村民的小摩擦。两人一个抓技术,一个做协调,把一条“规划外”的路,一点点浇筑成了惠民大道。
通路:
大石村的好日子“跑”起来
今年夏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条宽约7米、长约500米的沥青混凝土乡村道路——张家瓦厂连接道路出现在了地图上。
阳光洒在新路上,曹宏林哼着歌往茶园开,20分钟不到就到了单位。更让他乐的是,村里不少人家正忙着刷墙、搭棚:“路通了,开农家乐、卖土鸡蛋,肯定火!”
三木公司打造的“花塘・村山里”度假村,工人正给凉亭刷漆,等着秋天游客从新路直接开到门口;村民的枇杷园,已经有人来考察采摘路线。杨奇怡站在路口,看着往来的车辆,脚下的路仿佛成了一条金线,一头连着村里的田垄果园,一头系着城市的市场和机遇。
“这条路不只是通向了茶园、通向了城市,更是通向了乡村振兴的未来。”杨奇怡些许感慨,毛佳拍了拍身上的灰,笑得踏实:“基层干部不就是干这个的嘛——群众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再难的事,只要肯‘扒’,总能‘扒’出一条出路。”
惠民的路,从来不止一条。大石村的这条路,是打破“孤岛”的突围路,是农产品进城的致富路,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路。
那些草丛里脚印、田埂上唠嗑、工地上流汗的身影,是基层干部“敢想敢闯敢干”的担当与情怀,是他们扑下身子、迈开步子、决不放弃,在田野之间、草丛之中的坚持。
“杨书记,张家瓦厂连接道的路灯过两天就来安装!”8月13日上午,站在干净整洁的张家瓦厂连接道口,毛佳指着眼前这条新路,对杨奇怡说,“下一步,咱们该想想,怎么让这条路通上公交车。”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