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南岸以“审批加速度”催开“第四代人居”之花
日期:2025-08-11 10:02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8-11 10:02
字号:
分享:

   夏日早晨的南滨路江风轻拂。在龙湖・江屿海棠示范区内,市民王女士正畅想着,站在自家6.3米挑高的空中花园,眼前是奔腾的长江,转身是自家的空中庭院,不由感叹,“这才是咱南岸人该住的好房子!”

    龙湖・江屿海棠,这座有着“4个月实景绽放”惊人速度的第四代住宅项目亮相,背后是全区以“审批加速度”推动“好房子”落地的生动实践,更是“南岸效率”与“产品匠心”交融交织的生动注脚。

联合审批“并联跑”:

把4个月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3月30日拿地时,我们心里没底,4个月要建起示范区,这在行业里几乎是‘天方夜谭’。”项目代建方龙湖龙智造相关负责人坦言,初期团队最大的担忧是审批流程“卡脖子”。

    转机来自我区迅速成立的“项目服务专班”。这个由区政府牵头,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等多部门组成的“攻坚小组”,第一次上门就带来了“打破常规”的方案。

    “传统审批是‘串联’,一个环节完了才能等下一个;我们把流程改为‘并联’,多个环节同步推进,就像给项目装上了‘加速器’。”区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在采访中拿出一张流程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同步推进的审批节点。

    最令施工方印象深刻的是南坪东路道路开口难题。“施工材料要从这里运进去,涉及市政、交通多个部门,原以为至少要等一个月。”没想到专班当天就组织多部门到现场“会诊”,区住房城乡建委蹲点测算,区交通支队现场优化车流方案,一周后方案就获批。

    “靠前服务、精准赋能”的服务模式,联合审批的“南岸速度”,为项目赢得黄金施工期,让“4个月实景绽放”成为现实。

流程优化“深水区”:

从“企业跑腿”到“政府上门”

    “以前办审批,企业是‘围着部门转’;现在是部门‘围着项目转’。”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刚办完施工许可的项目经办人小林展示着手机里的审批进度表:规划方案审查、消防设计审核、人防手续办理……15项审批在一个平台上同步更新。

    速度快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对“高品质”的坚守。

    “我们紧扣《重庆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新举措》《新时代重庆市高品质住房建设标准》等政策导向,将龙湖・江屿海棠定位为‘好房子’示范点,政策红利与理念创新在此深度融合。”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在适老化改造政策落地中,这种“精准服务”更显温度。区住房城乡建委住房保障科带着政策包上门时,手里拿着一份“适老化改造清单”:“这里建议在阳台预留扶手安装位置,厨房台下柜高度降低10厘米更方便老人……这些都能享受政策补贴。”项目据此优化细节,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让居住更贴心。

    从“坐等审批”到“上门服务”,从“多头跑”到“一窗办”,我区用流程优化的“减法”,换来了项目品质提升的“加法”。

第四代建筑“落地生花”:

让好政策“长”出好房子

    “这不是普通的房子,是‘会呼吸的建筑’。”在龙湖・江屿海棠示范区的超流体立面下,建筑设计师向市民介绍,项目采用的绿色建材比传统材料更节能,智慧社区系统能实现“刷脸”进园、高空抛物监测……这些品质细节,都是“第四代建筑”的落地展示。

    “我们把《新时代重庆市高品质住房建设标准》拆解成‘可落地的清单’,从户型通透性到社区全龄空间,一条条对标。”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专班不仅是“审批员”,更是“政策适配师”。针对项目定位,他们梳理出绿色建筑补贴、智慧社区奖励等多项政策红利,指导团队将近1000平方米会所改造成包含老年活动区、儿童游乐区的全龄空间,让“好房子”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你看这空中花园,既能种花草,又能摆茶桌,简直就是住进了度假村。”首批看房的市民刘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南岸人,他感慨道:“以前总羡慕外地的好房子,现在咱南岸自己就有,踏实!”

    从“审批加速度”到第四代人居品质,龙湖・江屿海棠是南岸区“让人民住上好房子”的缩影,也是“政府服务有温度、企业建设有精度、城市发展有速度”共同浇灌的结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全景政务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