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执法队员正在开展相关检查。
重庆交通执法总队直属支队南岸区大队供图
8月的重庆,最高气温突破40℃,四公里枢纽站落客平台上,刚引导完一波游客的交通执法队员摘下帽子,额头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制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成深青色。“您往这边走,正规出租车在那边排队。”他一边抹汗,一边耐心指引拎着行李箱的游客。
这样的场景,是重庆市交通执法总队直属支队南岸区大队暑运专项整治行动的日常。自暑运开启以来,这支“交通蓝”队伍每天顶着烈日穿梭在车站、轨交站周边,用汗水筑牢旅客出行安全防线。
全天“不打烊”的守护
“以前总担心凌晨到重庆打不到正规车,现在出站就看到执法人员,心里踏实多了。”刚从贵州来渝旅游的张女士说。
为应对暑期客流高峰,南岸大队在原有早间(7:00~9:00)、夜间(19:00~22:00)巡查的基础上,专门新增了凌晨(00:00~02:00)专项巡查。执法人员们笑称:“现在我们是‘三班倒’,不管旅客几点到,都能看到我们。”
截至目前,执法队已累计出动车辆60余辆次,260余名执法人员顶着高温开展了10余次集中整治,在会展中心、响水路、四公里枢纽站等重点区域查处跨区域非法营运案件10件。
“科技+脚步”精准打击违规
“我们不仅靠腿跑,更靠数据‘指路’。”重庆市交通执法总队直属支队南岸区大队大队长戴浩介绍,通过大数据分析市民出行规律,他们精准锁定了中心城区至綦江、南川、万盛等热门线路,采用“线上筛查+线下布控”的方式,让非法营运车辆无所遁形。
在刘家坪轨交站,执法人员拦下一辆涉嫌非法营运的私家车。“师傅,您这车没有营运资质,拉客是违规的。”执法人员一边出示证件,一边向司机讲解法规,整个过程既规范又耐心。旁边围观的市民李先生竖起大拇指,“就该严查这些黑车,保障我们的安全。”
守护山城的“脸面”
“暑运不仅要保安全,更要护品质。”戴浩告诉记者,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出租车宰客、拒载,网约车、私家车非法营运及旅游包车违规经营等行为。他擦了擦额头的汗,语气坚定地说:“重庆是旅游城市,我们多流点汗没关系,得让游客来了觉得舒心、放心。现在查处一起违规,就能少一起纠纷,这是在守护咱们山城的脸面。”
在四公里枢纽站的树荫下,刚换班的执法队员匆匆扒了几口盒饭,又拿起装备走向热浪滚滚的站台——那里,还有更多游客等着他们指引回家的路。南岸“交通蓝”在暑气蒸腾中为游客出行筑起流动的安全屏障,让旅客的每一程旅途都多了一份安心保障。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