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兼)许洪斌调研数字重庆和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工作时强调,要健全完善基层数字化治理体系,加快打造更多实用实战标志性成果,不断提升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基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本报记者走进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南坪镇,挖掘这些镇街在基层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展现他们的工作亮点和成果,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南坪街道
数智赋能治理升级 推动基层智治高效运转
今年7月,连日暴雨,南坪街道阳光社区一个老旧小区因排水不畅,底层住户遭到雨水倒灌威胁。南坪街道一键启动防汛抢险预案,向党的建设、平安法治、民生服务三个板块的应急队伍发送协同指令,同步将职责任务下发到每个人员的手机端,立即有序地开展抢险工作。处置过程中,街道基层治理指挥中心根据现场情况一键调度岗位人员,从发现到完成处置仅用时20分钟,比传统通知方式用时缩短了4倍。
根据辖区内的易发类应急事件,南坪街道梳理上线城市内涝、高层消防、防汛抢险等数字预案5个。细化预警、执行、反馈等规范流程,建立应急队伍20余支,将职责落实到岗位、到人头,确保一秒启动、一端(手机端)定责、一键调度,提升跨板块跨网格调度能力。
这只是南坪街道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南坪街道不断强化“数字化”履职能力,坚持“一件事”思维、用好“V”字模型,梳理服务民生、平安法治等板块多发高频事件,完善事件触发、风险会商、自动分拨、预警预案、实战处置、信息反馈、协调调度等流程再造,确保决策处置快速高效。通过“一事一复盘、一天一分析、一月一盘点”三大环节锁紧网格事件闭环管理链条,街道指挥中心牵头聚焦“三最”领域进行总结复盘,将复盘成果转化为“可视化”流程蓝本。同时,根据街道实际优化《红色指数》,结合平台五星评价机制,建立可量化、清单式评价体系,以考核评价倒逼工作质效,发挥基层智治“最大效能”,实现履职可溯、群众可感。
针对商住一体楼宇综合治理难的突出问题,南坪街道创新“线上+线下、区域+领域”的双双网格治理模式,优化“人防+技防”全方位隐患感知系统。聚焦街道矛盾纠纷高发、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治理难点,提取网格矛盾纠纷最大“公约数”,形成物业纠纷、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劳动纠纷四大高频领域。集约“街道—社区—网格”三级体系资源,联动“司法局、检察院、法院、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等领域全面梳理、全景呈现四类纠纷化解全流程,打造纵横交错的“三贯五联”格局。用好平台“网格N力量”组件,通过一网格一码,积极整合消防、公安、物业公司、水电气讯业务员、外卖小哥、“红星联盟”成员等9类人员,选优配强N力量651人,实现网格“事事有人应”,逐步消除网格服务“盲点”、打通办事“堵点”,发挥网格“前哨”“探头”作用。
下一步,南坪街道将持续拓展综合运用场景、提升全员数字化能力、强化平台使用质效,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维护辖区平安稳定,努力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中实现“点”上突破。
海棠溪街道
深抓三个“字”赋能基层智治
从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到数字应急预案,再到网格多元化管理……今年以来,海棠溪街道积极探索“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在“建”“用”“治”三个字上狠下功夫,迭代任务清单、KPI设置、应急预案、企业服务等工作内容,全面提升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多跨协同的整体智治能力,让基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截至目前,海棠溪街道共下发网格任务9项、重点人员工作任务20项,全覆盖重点人员26类1396人,这是街道升级任务清单的成果。据了解,该街道在“建”字上下功夫,按照《行政村(社区)网格员任务清单(2024年版)》要求,再次核对台账数据,重新设置街道、社区、网格责任人,更新网格任务频次和周期,下发重点人员关注任务,梳理新任务清单体系,确保任务全覆盖、责任全闭环、能力全提升。
不仅如此,海棠溪街道还迭代升级了KPI设置,在聚焦“885”工作机制、“三最”事项要求的同时,细化工作任务71类136条,实化KPI考核指标25项,全覆盖街道民生、经济等21条跑道。
“建”得好,更要“用”得好,海棠溪街道深谙其理。街道灵活运用数字赋能,在“用”字上谋发展,依托基层智治平台,一方面多跨协同制定网格管理、地质灾害、高楼消防、物业矛盾、处置欠薪等数字预案,积极探索处置预案的流程化、数字化,先后组织指挥中心、四板块、社区、网格各层级实战推演。另一方面,街道推动企业服务数字化,完善企服专员设置、服务信息、服务记录,定期收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工作任务、网格事件下发,做到全面梳理、闭环办理,更新企业信息5531户,完善服务信息2526户,收集解决问题19户,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面系统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当然,基层智治不仅仅是投用新平台,更需要依托基层智治手段,在“治”字上谋实招,不断强化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全力突出实战实效,形成更科学、更“聪明”的基层智治体系。自今年7月以来,街道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多样化、全方位、多维度的宣讲活动2740余次,将惠民政策、防电信诈骗、消防安全等知识潜移默化地带入千家万户,针对居民偏好观看网络短视频趋势,利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以生动、直观的方式进行传播,提升居民关注度、参与度。此外,街道还形成了由在职党员、水电气讯工作人员、物业力量、志愿者等组成的千人网格“N”力量,引领居民群众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接下来,海棠溪街道将继续深化各项实战能力,纵深推进“141”基层智治体系建设走深走实,以数据流整合提升决策流、执行流、业务流,不断提升海棠溪街道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南坪镇
迭代升级“141”基层智治体系 积极探索治理新路径
今年以来,南坪镇高质量推动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实战实效能力,一屏运行、一键智达“看图作战”能力不断增强,全面部署基层智治平台,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据了解,南坪镇“四板块”岗位现设置29个岗位,特设督察督办岗,负责数字重庆建设的督察督办工作。全镇共划分网格246个,全覆盖设置微网格,共设置微网格1446个,网格优化设置率、网格党组织覆盖率均为100%。在设置246名专职网格员基础之上,引入333名网格N力量,按照“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其他各类力量”的“1+3+N”模式,依托“6+1”任务清单,扎实开展网格治理。同时编写下发了《南坪镇基层智治平台使用手册》与《南坪镇基层智治平台值班手册》,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为镇、社区干部、网格员讲解“141”平台流程,确保镇领导班子、社区人员、岗位人员都能用、会用平台。
为汇聚基层治理合力,南坪镇按照“发现上报—指挥调度—分析研判—任务分派—处置闭环”的方式,日常事件由指挥中心在线指派板块岗位人员或社区网格办理,并通过任务清单浏览、后台管理查询、抽查等方式,每日通报办理情况。截至目前,累计下派任务7.7万项,处理上报事件1.4万件,办结率常态化保持100%。同时,狠抓闭环落实,实现闭环管理双向流动,健全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流程,优化事件处置“最小回路”,发挥基层智治“最大效能”,实现一屏掌握、一体运行、一贯落实。
不仅如此,镇党委高度重视核心业务梳理、数据归集、“一件事”谋划,四大板块梳理核心业务,形成构架图1张,核心业务拆解图4张,梳理一级业务25个,梳理二级业务65个,梳理业务事项413项,核心业务梳理颗粒度103。公共数据编目413项,已归集目录380项。完成7项“一件事”场景谋划,“智慧养老一件事”应用一图两清单正在编制中。
撑起“一张屏”后,还需治理每根线。接下来,南坪镇将进一步加强党建统领基层治理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不断充实网格“N”力量、提升平安稳定力量、完善为民服务力量,以强化培训提升、强化实战实效为抓手,全维度布局、全过程深化、全方位做实“141”基层智治体系,集中解决一批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