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经停满了摩托车,如今变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天地、邻里增进感情的社交中心。”谈起小区民族团结广场的改变,近日,家住海棠溪街道敦厚街社区聚丰江山里的吴婆婆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在聚丰江山里走了一圈,除了居民在绿荫之下人来人往的景象,没有看到任何摩托车骑行的身影。小区内规划出了专门的摩托车停放区,楼栋门口也张贴着“请勿随意停放摩托车”的提醒,以及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但在今年上半年,“楼栋外围到处都是摩托车,希望能够规范一下”成了聚丰江山里居民们的强烈诉求。居民李英说起以前的场景,仍然有些气愤,“每次孩子放学回家,楼栋门口都堵满了摩托车、电瓶车,甚至有楼上‘飞线’到楼下供电动车充电。对我们来说,财产和生命都受到威胁。”停放的摩托车,不仅有楼栋居民的,还有送外卖的。一遇到恶劣天气,整条消防通道都被堵塞,居民们都希望物业尽快解决摩托车、电动车乱停乱放问题。
了解到居民的诉求,敦厚街社区与负责聚丰江山里小区的重庆聚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立即采取行动。
但小区电动车、摩托车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的问题看似不复杂,但解决起来并非易事,“我们在晚上的时候到各个楼栋数过,多的时候小区里停了超过200辆摩托车。”重庆聚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红君回忆道。
为此,在社区的领导下,该物业公司加派人手,加强巡逻力度,劝导业主和外卖人员有序停放,确保消防通道畅通。与此同时,物业公司还在小区道路上安装了“V”型柱,确保摩托车无法驶进小区居民活动场地。为了彻底解决摩托车停放问题,李红君告诉记者,物业还在小区车行道一侧规划出了上百个摩托车停车位,“今年夏天,我们为摩托车遮上了降温网,避免因高温摩托车自燃的情况发生。”
社区也发动不少居民成为小区志愿者,开展文明劝导,看到驶进小区的摩托车主动为其引导停车区。“以前都是社区唱独角戏,如今群众和物业公司都能够参与到问题发现、协调、处理的全过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建共享‘大合唱’。”敦厚街社区党委书记杨伶莉表示,共建共治让社区基层治理工作更有针对性、时效性。看着更加清爽安全的小区环境,居民彭先生相当感慨,他表示,现在居民不再是小区治理的局外人,治理小区得靠大家。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