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高温天气下如何消暑养生?中医专家来支招
日期:2024-07-29 10:31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7-29 10:31
字号:
分享:

夏季万物生长,是一年中最有生气的季节,人体代谢最旺盛。同时,夏季骄阳似火,热气熏人,也会让人感到不适。炎炎夏日,市民要如何防暑养生呢?日前,南岸区名中医、重庆市东南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刘敏为广大市民带来一些防暑养生的小妙招。

饮食调养 避免寒辣肥腻食物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消化功能相对较弱,过食寒凉、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容易损伤脾胃。

饮食方面,应尽可能以清淡为主,多食用一些粗杂粮,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瓜果等寒性水果,也不可食用过量,以免损伤脾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以免加重原有胃肠疾病,宜采取平补、慢补的方式,平日饮食也应以清淡、平和为主。

夏季也可做一些药膳食疗方帮助解暑,如茯苓薏仁赤豆粥,饮用西洋参茶或者是绿豆冬瓜茶等,都具有清热祛暑、利湿功效。

情志调节 保持良好心情

夏属火,通于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扰乱心神导致心烦意乱。心情的变化很容易影响到身体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至关重要。

夏季养生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同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

因此,应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气和、心情舒畅,不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还能协调人体各脏器,使其保持正常状态。

起居规律 保证充足睡眠

进入夏季后,我们最好养成午间小睡的习惯,一般半个小时左右为宜。中午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造成脑内血流量减少,不利于新陈代谢,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或更加困倦。

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夏季养生的有效方法。夏季昼长夜短,生活起居要规律,可以适当晚睡,建议不超过11点,保证8小时左右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睡眠时,我们不要躺在空调出风口下,也不要电风扇直吹,以免着凉。

适当运动 切勿盲目跟风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久卧伤气”,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建议可以选择一些较为温和的体育运动,例如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慢跑等。

夏天出汗多也代表体力消耗更大,锻炼的时候如果不讲究方法,可能会变成损害自身健康的行为。应该选择正确的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适当的锻炼。在夏天高强度的运动中,体内的水分和盐分被大量消耗,经常湿透衣衫,所以合理的补充水分对身体健康很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天气里运动,要随时注意自己的机体反应,如果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并休息,运动后可适当延长休息时间,保证机能恢复。

刘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冬养三九,夏养三伏”,冬天好发作的疾病在夏天治疗就称为“冬病夏治”。盛夏“三伏”是全年气温最高、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采用温热助阳的方式对阳虚、湿寒之体进行治疗,可激发人体的阳气,增强抗病能力、祛除体内寒性宿疾,达到不发病或少发病的目的。目前,三伏贴、针灸、艾灸、督脉灸、拔罐、刮痧、推拿、中药足疗、内服中药等方法,亦能达到祛除体内寒湿之邪、调理机体阳虚体质的目的。

本报记者 杨雪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