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探“脑”者
日期:2024-06-28 09:47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6-28 09:47
字号:
分享:

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科研人员正在进行相关研究。首席记者 郭旭 摄

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迎龙创新港,一件名为《知觉烟火》的艺术作品,吸引了无数海内外学者的目光。它将微观世界中的神经元,放大了数万倍,通过智能交互技术,神经信号传输的轨迹在光电之中得到艺术性的表达,灿若烟火。

它的所在地,不是AI游乐场,也不是艺术展览馆,而是探索大脑奥秘的神秘场所——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以下简称“重庆脑中心”)。

本报记者 李诗韵

布局

重庆脑中心下辖“六院多平台”

位于迎龙创新港的重庆脑中心,下辖“六院多平台”,包括脑与智能前沿研究院、临床研究医院、脑与智能学院、脑与智能转化院、健康技术工程师研修院、交流服务综合院,以及实验动物中心、公共仪器中心、脑科学数据与神经计算中心等。

按照计划,到2035年,重庆脑中心将建成实验室50个,聚焦相关领域高层次人才300名,逐步构建一支年龄梯度与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专业覆盖面广、技术力量雄厚的学术队伍,全力争创觉醒睡眠与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

科研

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

陆军军医大学脑与智能研究院副院长、重庆脑科学中心资深研究员杨清武所在的团队是重庆脑中心的一个研究单元。

“我们具体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脑血管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中风’。比如,脑梗塞、脑溢血等。”杨清武说,血管堵塞、出血会对脑神经带来怎样的损伤、找寻治疗方法和原创药物来减少中风带来的损害,都是团队需要研究的课题。

去年,在“梅斯医学”发布的“2023最受瞩目的中国十大医学研究”中,杨清武团队发现替罗非班可有效治疗急性脑卒中(RESCUE BT2研究)入选上榜。这项研究被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为“近30年来突破性进展”。

“我们做科研的人,更多的时候是在解决国家的一些卡脖子问题,解决国家的一些重大需求。”杨清武说。

智慧

“南岸造”脑机接口产品含“智”量十足

大脑作为人体中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太多谜团待解开。

理解大脑的结构与功能是21世纪最具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2021年,我国正式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国脑计划。这项计划除了涉及脑疾病的诊治外,还有脑机智能技术的研究。

目前,在重庆脑中心已经能够看到脑机智能技术应用的身影。比如,脑机接口手功能康复训练系统,适用于因脑部损伤、脊髓损伤、外周神经疾病等原因,导致的手部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适用于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脑瘫、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人的大脑里拥有大约860亿个神经细胞,数量约等于银河系中的恒星数,这些神经元又构成约100万亿个联接点,首尾相接总长度超过18万公里。研究它们,不亚于探索星辰大海。这片自然科学研究的“无人区”,需要“探险家”们,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去展开集智攻关。希望,在迎龙创新港重庆脑中心,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探“脑”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