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同学们在护眼灯下学习。首席记者 郭旭 摄
“我们的教室现在好亮,看黑板看得太清楚了,眼睛也很舒服!”“灯光明亮了,但灯光很柔和,不刺眼。”近日,记者从区教委获悉,当前我区已完成首批40个校点,1165间教室、功能室和实验室,14516盏护眼灯改造,力争2024年实现南岸校园护眼灯全覆盖。
作为2023年南岸区重点民生实事之一,校园护眼灯项目目前已安装护眼灯的1165间教室,均已实现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低于3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教室黑板设局部照明灯,平均照度不低于500lx,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8;光源色温采用3300K至5500K光源;黑板灯蓝光危险组别为RG0或RG1,教室一般照明灯具的蓝光危险组别为RG0;一般眩光值(URG)不大于16。
“一系列的专业数据足以证明护眼灯的安装并不是简单地把灯具换成护眼灯,而是从教室光照度、均匀度、频闪、眩光值等六个维度进行改善,通过打造健康光环境来预防学生近视。”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的荧光灯在频闪、光照度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次改造参考了先进做法,通过严格的光学测算为广大南岸学子保证最佳照明效果。
记者在珊瑚实验小学的教室里看到,学生座位上方的每一盏灯均有四根灯管。在昏暗的暮色下,室内十分明亮,但光线却更加柔和。无论是黑板,还是学生的课桌桌面,光照度和光线均匀度都有了极大的改善。老师们纷纷反映,“护眼灯不刺眼不反光,更符合用眼需要。”可以说,护眼灯改造成果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的一致好评。
南岸区是全国首批近视防控实验区。近年来,区教委全面实施校园护眼六大行动,不断探索新方法,持续推广精准、科学、有效的近视防控举措。今年,区教委从改善光源入手,工作思路从过去的“节能灯”转换到“护眼灯”,正式启动了护眼灯改造工程,为广大南岸学子打造更加接近自然光源的用光环境,让学生在柔和而均匀的光照环境中学习,进一步感受“幸福教育”。 (记者 陈思易)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