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低端退高端进,奋力角逐新经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全面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日期:2023-10-11 14:5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10-11 14:56
字号:
分享:

近年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积极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在做大做强做优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推进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节能环保、汽车电子等“3+2”重点产业发展壮大。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使当地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广阳湾智创生态城山环水绕、江峡相拥,这里江、山、岛、湾、峡、滩、湖自然天成,雕刻出峰峦叠翠、水天辉映的巴渝盛景,绿色发展基底得天独厚。

为此,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聚焦“生态优先”,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着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依托产业基础 发力高端制造

来到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在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通用”)生产车间,随着机器人挥动手臂,一张张厚厚的钢板被放入等离子切割生产线,裁剪成形状各异的零部件。与过去相比,这套流程使美的通用生产效率提高15%,每年节电6.4万千瓦时。

另一方面,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全面落实“满天星”行动计划,着力抓场所、抓应用、抓企业、抓人才、抓机制,集聚软信企业近2000家,产业规模居中心城区前列,进入全市“第一方阵”。

一手抓绿色生产,一手延长产业链。今年,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新增美的通用等9个数字化车间、美的制冷等2个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建成4个智能工厂、35个数字化车间,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运营成本降低23%以上,能源利用率提升18%以上。

今年3月,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名单的通知》(渝环〔2023〕34号),南岸区、重庆经开区被确定为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之一。

三年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碳达峰碳中和“1+2+6+N”政策体系要求,积极开展重庆市近零碳园区试点申报工作,加快推动园区层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助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推出“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

据了解,“碳惠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于2021年10月在首届中国(重庆)广阳湾绿色低碳发展高峰会正式上线。目前,“碳惠通”平台已登记62家企业,核证自愿减排量累计成交45宗,累计交易量323.30万吨,交易金额7785.91万元。

能源赋能绿色 产业蓬勃发展

今年6月,位于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的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制冷”)屋顶10千伏高压光伏工程正式并网投运。该项目总装机容量峰值为13.413兆瓦,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运行模式,是全市单个企业装机容量最大的屋顶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量800万度,余电并入全区电力网络进行二次分配,每年可节省标煤1229吨、减排二氧化碳2556吨。

向天“借”电是一笔“经济账”,也是一笔“生态账”。近年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推动企业逐绿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实施“光伏+”工程作为开发利用新能源的重要抓手,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同时,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立足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支撑,加快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动汽车电子产业乘势而起。

一方面,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产业、政策以及汽车配套存量企业集聚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持续拓展产业空间。通过与一江之隔的两江汽车城(落地整车企业)错位发展,推进与长安汽车、赛力斯等整车企业在核心零部件供应链方面的深化合作,打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壁垒,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企业上做足了文章。

另一方面,着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大力拓展用地空间。截至目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重庆东站东拓展区范围内累计新增产业用地6.1平方公里,有效缓解了汽车电子产业项目用地的燃眉之急。

数据显示,目前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拥有汽配企业43家,其中规上工业38家,2022年实现产值106.2亿元,2023年1-7月实现产值61.3亿元。其中,长安配套企业16家,2022年产值达25.6亿元,2023年1-7月实现产值15.9亿元。汽车软件企业8家,2022年实现营收53.1亿元,2023年1-7月实现营收29.2亿元。

借助数字技术 赋能转型升级

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洪流中,京东看准了新机遇,在广阳湾智创生态城打造“一基地三中心”。“一基地”,即一个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基地;“三中心”,即西南电商聚集中心、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互联网+大健康经济示范中心。其中,京东(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已累计引入注册企业449家,实现年营收超50亿元,累计纳统企业71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

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在南岸区、重庆经开区,像京东数字经济“一基地三中心”这样的项目还有重庆软件园。

通过政府企业对接、人才引进培养、政策扶持和市场培育等举措,重庆软件园聚集产业生态资源,聚合产业创新要素,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构建起应用软件、数字文创、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产业生态的聚变效应。前不久,重庆软件园获评中国“十大特色软件园区”。

如今,南岸区、重庆经开区数字化成效突显,依托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第三方咨询评估服务商资源池,加速企业数字化改造及后续服务,实施智能化精准辅导企业专精特新培育、数字化转型,今年新增会凌电子、博森电气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新增专精特新企业37家,累计已有123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3户“小巨人”企业。

(记者 李诗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