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拟推荐对象的公示
根据《重庆市司法局关于开展第十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推荐工作的通知》(渝司发〔2025〕15号)精神,为体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现将我区拟推荐对象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从2025年8月21日至2025年8月29日。公示期间,如对拟推荐对象有异议,可以电话、信函、邮件、来访等形式向区司法局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的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并提供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重庆市南岸区司法局
联 系 人:谭志
联系电话:023-62989340、13618351483
地 址:重庆市南岸区茶园新区广福大道12号1号楼1904办公室
邮政编码:401336
附件:“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拟推荐对象工作简介
重庆市南岸区司法局
2025年8月20日
附件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拟推荐对象工作简介
推荐对象一:南坪镇兴隆社区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镇兴隆社区成立于1998年,坐落于南岸区南兴路,辖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73户,约26000人。该社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法治赋能治理、民主凝聚民心”为主线,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入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实践,在破解治理难题中深耕基层治理沃土,在法治赋能下实现华丽转身。该社区基层治理案例入选“2023年全国城乡社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和市级主题教育强基固本典型案例;社区“微循环交通治理”项目由公安部在全国推行,被列为“渝里乡商”基层议事协商改革试点;先后获《人民日报》《法治日报》等中央媒体专题报道10余次,接待北京等省市交流考察15次。
一、深学笃行铸根基,法治精神入民心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三会一课”必学内容,通过“法治大讲堂”“民警恳谈会”组织居民集中学法。打造“沉浸式”法治阵地集群:“三治融合广场”“法治长廊”“法治议事厅”等,让居民在生活场景中浸润法治精神。
二、践行枫桥解民忧,法治赋能破难题
(一)法治护航旧改,“忧居”蝶变“优居”。针对曾经老旧小区的突出问题,社区以“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为目标,创新“法治+民主”工作法:改造前,通过“院坝议事”征集诉求,法律顾问全程参与方案合规性审查;施工中,组建“居民代管组+法律明白人”联合小组现场普法。经改造治理,居民签约率100%;违章建筑存量和新增拆除率100%;餐饮商户整治率100%,实现了“改造零信访”。
(二)聚焦民生关切,“堵点”转型“亮点”。面对“支路拥堵、停车混乱”的民生堵点,以“法治+共治”推动治理升级:依法优化老旧小区停车资源,有效遏制车辆违法乱停行为;组织“党员志愿巡逻队”联合“法律明白人”开展违规劝导。
三、多元共治聚合力,矛盾化解在基层
构建“1名法律顾问+6名法律明白人+普法志愿服务队”的多元法律服务体系,联动特色调解品牌“黄桷树老鹰茶调解点”,由威望老街坊以“情理法”三重维度有效化解矛盾,成功率超过95%。依托“法律之家”、公共法律服务室提供“一站式”援助,有效解决民生难题。同步建立“法治观察员”队伍,依托兴隆社区会客厅设点收集交通治理、物业收费等意见建议5条,整改率100%。
四、创新模式润无声,普法融入生活圈
融合少数花园图书馆资源,打造“书香法治”特色品牌,设立“法治文化角”与青少年法治议事平台,开展“家风法治剧场”“交通规则情景模拟”等互动普法,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区”的普法链条。
下一步,社区将持续深化“法治+网格”“法治+文化”融合机制,以更高标准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精细化、智慧化,让法治之花在基层沃土上绽放绚丽光彩。
推荐对象二:长生桥镇茶花社区
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茶花社区成立于2010年10月,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1.3万户4.2万人。该社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持续深化“德治为先,自治为基,法治为本,智治为辅”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先后荣获“重庆市和谐示范社区”、“重庆市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民主法治基础
一是建强基层网格党组织。积极构建“社区党委—党支部—网格员”三级组织框架,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多种活动,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法规以及党内法规学习,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
二是激活邻里自治新生态。广泛征集居民意见,共同制定居民公约、居民自治章程,推动居民从“被动旁观”到“主动当家”的角色转变,促进社区工作步入民主化、法治化管理轨道。
三是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建立党支部、小区议事组织、共建单位“1+N”多元议事模式,联动辖区派出所、共建单位共同协商议事。推动“听邻说事、请邻议事、帮邻办事、让邻知事、邀邻评事”的近邻“五事工作法”,推动小区的事,“邻”里商量着办。
二、深化法治实践,推动法治素养提升
一是发挥“身边榜样”作用。鼓励热心居民参与社区普法志愿服务,用“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带动身边人”。退休老党员梁金凤,自发组建公益组织“金凤宣讲团”,为辖区居民宣讲普及法律知识180余场次;热心居民黄勇利用所学之长,自发组建“邻哥说法”调解团队,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0余起。
二是创新特色普法载体。依托“我在重庆东站唱歌”主题活动,定期承办大型“民歌会”,把民法典条文融入朗朗上口的民歌里,展现了辖区居民践行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共建法治国家的美好愿景。
三是整合利用空间资源。整合“邻里之家”空间资源,为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提供集休憩、用餐、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驿站”,定期组织配送员、驾驶员参与法律知识交通安全知识学习。
三、深化依法治理,努力践行“枫桥经验”
一是用活“法律明白人”队伍。发挥好7名“法律明白人”的“五员”职能作用,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化的法治服务需求,成功协调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停车位改造、老旧管道维修等180余件民生问题。
二是打造居民学法用法平台。整合“村居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辖区民警等资源力量,常态化开展“法律之家”普法主题日活动,为辖区居民提供“零距离”法律服务。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青少年“德治法治”第二课堂,组织辖区青少年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法律知识。
三是积极主动作为排险固安。根据居民反应强烈的热点问题,主动作为,联动辖区民警、消防部门开展环境整治和安全隐患排查消除专项行动,有效提升了居民安全感、幸福感。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