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下,冉启玉坚持巡山,清理杂草。
15年了,冉启玉和南山的故事总要从夏天开始说起。
一年四季,无数慕名前来的游客登上南山,欣赏它的姹紫嫣红,赞美它的青山绿水,爱它的钟灵毓秀,在南山眼里,他们是远道而来的“过客”。
夏天来了,40℃的天气开始考验着每一个深爱绿水青山的人,当他们对南山望而却步,冉启玉却背起行囊在南山扎了根,在冉启玉眼里,南山是她要守护的“家园”,森林火灾是她的“头号敌人”,她是南山最忠实的“守山人”。
九月初,43℃的高温,下午两点半,南山已经封山近两个月,踏上南山,沿着慈母山步道一路向上,森林寂静,热空气强势烘烤着裸露在外的皮肤,汗水在衣服里悄无声息地滑落,脚踩在泛着绿色的落叶上,噼啪作响。
“停下,你们不要往前走了,现在已经封山,任何人不能进!”一道洪亮干脆的声音响起。初见冉启玉,一件亮眼的橙色执勤马甲,个头不高,满头黑发利落地在后脑挽起,眼神锐利,一个人站在慈母山步道的转弯处,相隔十米就开始制止封山期上山的人,态度果断。
“态度是必须要有的,让我守卡点,绝对不可能让任何人在封山期上得到山。”冉启玉直言不讳。
“守山人”也就是护林员。听起好像只有一件事,实际上,冉启玉每天的生活充实无比。
凌晨四五点起来,开始煮稀饭,然后带一个饭盒,拎一桶水就上卡点执勤,巡山、检查工具、清理区域杂草,然后严守卡点,及时制止上山的人……从早上上山到换班回家,15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冉启玉忙得脚不沾地。
“你看脚下落的叶子,很多都是绿的,因为天气太热,没等到枯黄就落下来了,遇火就着”“路两边这些杂草我们每天都要清理,没熄灭的烟头甩在上面不得了”“灭火器这些工具的日期我每天都要检查,以防万一”……她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护林员。
“中午饭就是自己带的稀饭,对付吃一口,卡点一刻都不能离人。”说话间,冉启玉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已经是家常便饭,气温太高,她就每天带一套换洗衣服,用早上拎来的水在卡点洗一洗。
冉启玉今年56岁,在南山脚下住了一辈子,守南山十五年,每年夏天,就是她担子最重的时候。“我在这住大半辈子了,南山就是我的家,重庆这天气,森林防火形势太严峻了,着火了我心痛。”
“我爱这座山,我要守护我的家园。”冉启玉很坚定。
像冉启玉这样的“守山人”遍布南山。
今年,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南山街道把自己管护的15000亩森林防火面积划分为37个防火片区,常年设置4个防火卡点,有常年护林员41人,高温伏旱期新增临时护林员43人,护林时间从早上6:30延长到晚上10:30。实行封山令后,再增加临时护林员10人,对相关防火卡点实行24小时轮流守候,交接班无缝衔接。
在慈母山步道另一卡点的“守山人”杨再英,今年57岁了,守南山十年,每天凌晨起床,处理好家事就在卡点执勤,白班夜班两班倒。
杨再英的丈夫张述贵今年60岁,年初退休之后也加入了妻子守山的行列,成为南山为人称道的一对“守山夫妻”。
“他老早就说退休了也要跟我一起来守山,现在愿望实现了,我们俩每天就这一个任务,守住卡点,守好山。”杨再英幸福地笑。
在张述贵眼里,这不是一项工作,也不是一个任务,“我们远离城市,一直住在这山里,早就对森林有感情了,下半辈子我们要好好守护这片森林”。
护一片林,守一座山,圆一个家。他们经年的坚守与奉献也得到了来自绿水青山的回应。
“守山人”望着山,山也在望着他们……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