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雪婷
“徐主任,有一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血压80/50mmHg,心率38~45次/分,要马上转过来进行手术,请帮我们安排救护车。”8月15日上午10点48分,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心内科接到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转诊信息。
“马上安排,请先排除禁忌后为患者进行负荷剂量双抗、抗凝等救治……”收到信息后,市五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徐强立即安排120救护车转运患者,同时启动绿色通道,联系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待命,为抢救做好万全准备……
转诊无缝对接
为急性心梗患者打通“生命之路”
“医生医生,我老伴儿心慌气短,难受得很,快帮他看看……”当天上午10点14分,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婆婆焦急地对正在坐诊的心内科医师徐嘉说道。患者家住铜元局街道,早上出门买菜时,突发心慌胸痛,全身无力。
询问病情、听诊、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心电图提示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10点36分,徐医生将患者心电图报告发送至南岸区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微信群,启动远程会诊。“患者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密切观察病情,排除禁忌症后给予阿司匹林等负荷剂量双抗治疗,保持联系,救护车马上出发。”微信群里,市五院心内科的医务人员回复并指导治疗。
10点48分,120救护车开始转运患者。另一边,市五院启动绿色通道,心脏介入团队迅速到位,启动导管室准备急诊手术……转诊不再经过上级医院预约、挂号、排队就诊等过程,最大限度地为患者赢得生机。
11点37分,救护车到达市五院后,患者被径直送往导管室,心内科介入团队在麻醉科等科室医务人员协助下,立即为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
12点20分,手术顺利完成。
从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诊到市五院顺利完成手术,全程90多分钟,患者生命得到有效的保障。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即日便可出院。
“双绕行”急救
搭建心血管疾病救治“高速路”
“到达手术室的时候,患者血压100/70mmHg,心率70次/分,经过铜元局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抢救,患者生命体征已趋于平稳,血管部分被打通。”徐强表示,该患者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成功救治,得益于基层医生的妥善处理和南岸区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协同救治体系的建设和成功运行。
此病例的成功救治,是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运行的一个缩影。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更好地服务群众,建设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放心医院,区卫生健康委主动思考,深化改革,建设了区级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等三个重大慢性病防治中心。
市五院作为南岸区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牵头医院,同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24小时畅通的救治绿色通道,制订了明确的危急重症筛查诊断标准,打通心血管疾病救治的“最后一公里”。一旦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现危重病人,中心将按照“全覆盖、同质化、规范化”实施区域协同救治,实施“双绕行”(绕行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直接送达导管室进行手术),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防、救、治、管、康”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守护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