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田柳笛
搬进了新房子,住进了新社区,如今的广阳镇东港人更是在潜移默化中成为了真正的“新东港人”。
这两年来,广阳镇东港社区融入党建、融合发展、营造融洽氛围,破解社区城乡融合难题,积极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新需求,创新“三融”社区党建工作法,建立了“友邻善治 乐聚东港”城市基层党建品牌,统筹各类资源,助推社区治理。
党建融入
协商共解基层治理“方程式”
东港社区成立于2018年8月,现居住人口主要为农转非住户以及周边务工流动租户,人员流通性相对较大。农转非居民虽然在户籍与居住地上已经从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却没有归属感,生活方式上不能很快适应城市生活。
怎么办?“我们通过入户走访摸底,立足居民需求,成立了‘社区服务于党员,党员服务于群众’的双向联动服务体系。”东港社区党委书记尹玲介绍,为了持续优化便民服务,东港社区设置便民微信,通过网上发布政策通知、网上预审资料、网上预约办事等线上操作,让群众少跑路、跑对路。同时,建立了联络员代办和驻点办公制度,让党员和居民代表代交资料和代办手续。
“之前小区里有关于婆媳关系的家庭纠纷,闹得还有点凶,我和几个社区志愿者上门进行调解,好说歹说,终于调解成功了。”社区老党员曹世兰说道,“能够帮助社区解决问题对我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据了解,东港社区针对邻里、物业等纠纷,建立“谁接案,谁负责到底”的工作机制。社区干部第一时间到居民家中协调纠纷,并由第一接案人对后续工作进行持续跟进。
如今,东港社区整合社区、辖区单位各类闲置资源,立足党员群众需求,形成“多方联动、共商共进”的良好配合机制,建立“党群议事会”,通过联系走访、诉求收集、问题解决、信息反馈等,畅通活络维系社会生活的“毛细血管”,从根源上解决高空抛物、乱搭乱建、邻里纠纷等问题。同时,通过购买社工服务项目,按照“双向选择、友好协商”的原则进行精准对接,以保证项目式、结对式、菜单式“三张服务清单”在社区落地生根,惠及社区居民生活,助力和谐社区建设。
城乡融合
联动共画基层治理“同心圆”
“小区每周都会开展志愿活动,比如保护环境去捡垃圾、扯草草,参加公益活动,关心小区里的独居老人,小区里的志愿者都很热心。”东港社区楼栋长骆江渝说道。
东港社区为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持之以恒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固定在每周四开展“全民动手”活动,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此外,社区党支部通过完善“市民公约”,以党员志愿者为主要抓手,培育一支红岩先锋志愿者服务队,“截至目前,我们已开展了8次培育活动,走访慰问辖区特殊群众68人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40余次,为15人实现社会治理群众‘微心愿’。”尹玲说道。与此同时,以“市民公约”为抓手,搭建社区治理理论框架,全面提升社区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帮助社区居民更快适应城市生活。
近年来,除了提升居民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识,东港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逐步走深走实。社区通过对河桂一路和河桂二路路灯线路进行改造,让居民出行“亮”了起来;在公交车停靠站修建了公交车站台,让居民等候车辆时,有遮风挡雨的地方;针对辖区周边多处乱搭棚现象,居民积极配合并自行拆除,社区居民身份转换良好,社区氛围持续向好。
氛围融洽
创新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每逢节假日,小区活动都整得好闹热哟!重阳节的时候,还给10月份过生的老年人一起庆生。”东港社区的骆孃孃说道。
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是社区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东港社区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贴近民生、寓教于乐的活动,通过“小活动”彰显“大品牌”,围绕“友邻善治 乐聚东港”城市基层党建品牌,依托“网格化管理”等工作载体,联合辖区单位创新开展“清凉一夏 制扇至美”“健康义诊社区行”“红岩先锋聚合力 庆国庆迎中秋”“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以花会友 乐聚东港”和知识竞赛等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辖区单位和党员群众对社区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有效提升了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尹玲表示,接下来,将持续以党建统领全局,着力培养社区自治氛围,从“融”字入手,打造社区管理“共治圈”,让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进来,不断提升农转非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