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部门街镇
环境“硬”提档 人员“软”管理 ——弹子石街道破解城市更新难题
日期:2023-04-06 15:24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3-04-06 15:24
字号:
分享:

路面整洁、设施规范、绿化有序……“宏声假日广场变了!”最近,无论驱车路过还是前来办事的市民,都感同身受。

作为弹子石片区核心区域、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宏声假日广场一直因环境问题饱受诟病。如今,经过提档改造,广场形象已经大变样。推动这一变化的,是区城市管理部门和弹子石街道的合力作用。作为今年实施的“强心厚圈”重点专项行动之一,宏声假日广场的蜕变,也成为弹子石街道创新方法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又一生动案例。

落实属地责任 化解基层社会矛盾

烟头遍地、绿化杂乱、隔离柱随处可见、地表坑洼不平、雨天积水严重……曾经,这些景象为宏声假日广场这个居民家门口的“地标”打上了负面“标签”。“在附近生活了十几年,早就见怪不怪咯。”居民马明勇如是感叹。

随着南岸区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宏声假日广场经过一系列改造,已于不久前实现了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

该广场位于弹子石街道弹新街社区,为落实好属地责任,从2022年底开始,街道、社区就采取了一系列行动,配合区城市管理部门推动改造有序实施。

虽然大多数群众有改造意愿,但面对实施过程中突如其来的变化,仍有部分人一时无法适应。改造实施阶段,就有附近的居民、商户反映过一些实际问题。

“改造前,广场到对面农行有一条斑马线,行人过马路很方便。”弹新街社区党委书记龙红梅告诉记者,按照当初的计划,这条斑马线在改造时被取缔了。如此一来,居民过马路变得极为不便。“有些居民还来社区反映问题。”为妥善处理此事,在弹子石街道、弹新街社区的积极协调下,区城市管理部门与居民代表进行了反复协商,最终优化了改造方案,在取缔的斑马线二十米开外处,重新设置一条斑马线。如此一来,居民诉求得以解决,改造工作也如期启动。

在广场改造动工时,又有部分商户担心因路面提高,下雨天可能导致雨水倒灌流入店铺。为此,还有商户准备在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涉。“得知此事后,我们第一时间和商户取得了联系,开展现场劝导。”最终,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劝导,这些商户消除了疑虑,改造项目也得以顺利实施。

吸纳闲散技工 壮大物业服务力量

对弹子石街道而言,宏声假日广场的提档升级,也是协调好各方利益、推动基层社会创新治理的生动实践。基层工作中,人是最为复杂的“变量”。在广场提档升级过程中,有这么一批人,因为涉及生计问题,时刻牵动着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心,他们就是活跃在广场上的灵活就业人员。

装修、木工、水电、管道疏通……跟很多闹市地段一样,昔日的宏声假日广场,有一群闲散就业者。他们长期分散在广场各处,依靠在地面支起的“小广告牌”揽活,以手艺谋生。随着广场提档升级,这批对市容市貌有一定影响的人,或许再无容身之所。

“这可让我们怎么生活……”面对特殊群体的呼声,弹子石街道谨慎思考应对之策。“经过反复调研讨论,我们认为,不应粗放地搞‘一刀切’将其取缔,而是尽可能利用好辖区资源,让这部分群体有更好的‘归宿’。”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宏声假日广场属于弹新街社区辖区范围,而该社区是典型的旧城区,老旧散小区密布,物业管理缺乏。2020年10月,社区党委会同街道社区治理创新中心,在党建引领下,引导42名有专长的居民成立了弹新街乐群居民服务中心,并引入专业社工组织、物业企业,为辖区居民提供各类物业服务,广受好评。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宏声假日广场的灵活就业人员接近50人,而且都是有专业设备、有过硬技术的工人,从事的恰好又是物业服务相关工作。”龙红梅说,在街道的指导下,社区通过社区发展基金项目,将这批人员纳入了乐群居民服务中心,通过“收编”队伍壮大了物业服务力量。“这些专业工人的加入,进一步丰富了服务项目,提升了中心整体服务能力。”

为进一步做好帮扶,弹新街社区在线上线下帮这些灵活就业人员揽活。“我们建有专门的微信群,中心一旦接到居民服务需求,就会在群里发布用工信息,让工人们线上接活。”此外,社区还为这些人员统一制作了橙色马甲、蓝色塑胶广告牌,在广场上修建了储物柜供他们存放工具,在广场一角提供悬挂广告牌的地方。“工人把自己的广告牌挂在栏杆上,人则站在一旁揽活。”如此一来,以往工人衣着脏乱、分布杂乱、工具随意摆放的现象变成了着装统一、站点统一、工具摆放统一,不但不影响市容市貌,还成了广场特有的“风景线”。这批工人,也从以往靠运气揽活的“游击队”,变成了深受居民信任的“正规军”。

从事水电、泥水等基装工作十余年的沈成明,以往长期在广场揽活,对此次加入乐群居民服务中心十分满意。“现在多了线上揽活渠道,有时不出门也能接到业务,收入明显变多了。”沈成明说。(记者 舒永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