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与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南岸区一直以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中小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为工作目标,区域整体推进、学校个性发展,扎实开展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力幸福教育。
一、夯实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防控预警机制
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四位一体的突发事件防控预警机制。学校层面成立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根据学生人数按比例配备一定数量、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主要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普测、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心理咨询,做好突发事件的防控预警以及事发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年级也相应地成立学生咨询中心,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加强家校合作和家长学校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积极配合学校层面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做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初期排查工作。
二、加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师资建设
区域组建专家顾问团队,成立“北师大边玉芳团队名师工作室”和“杨旭红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防备灾难、突发事件与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普及和系统专业培训。目前已开展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高端集中培训70余天,培养学员60余人,学习了团体辅导、沙盘游戏、催眠治疗、绘画治疗等技能。同时,区域配备2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研员,建立常态督导研修共同体。另外,也着力提升班主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将此项内容列为班主任培训的核心基础培训内容之一。
三、强化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宣传教育
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宣传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目前,已从以下多方面积极协调资源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如:教委、学校利用各种新媒体渠道将突发事件预防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制度化、常态化。集中在宿舍、餐厅、学生活动室等各种公众场所开展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与安稳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中融入心理危机干预的内容;利用家长学校做好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与引导,构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危机干预宣传教育体系。
四、强化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区域各中小学不断落实区域开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幸福成长课”,坚持开展“积极心理校园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项目,坚持开放学校心理咨询室,通过悄悄话信箱、个体心理咨询、小组心理辅导、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网上咨询、心理健康小报等多种形式,使心理疏导常态化、多元化。其中,“幸福成长课”学前段主题为“自由与规则”,以安全感和规则意识为重点;小学段主题为“思维与习惯”,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重点;初中段主题为“青春与成长”,以青春期教育为重点;高中段主题为“理想与人生”,以生涯教育为重点。同时,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手抄报等教育活动形式加强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等。
五、构建未成年人突发事件综合治理网络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区域创建了“12240”工作平台。即1个市级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中心(挂靠南岸),2个区级未成年人积极心理健康辅导点(分设在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天台岗雅居乐小学),2个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辅导站(分设在市五院与区四院),40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开通公益心理热线两条,分别设在心理辅导中心和校外心理辅导站(五院),年均电话咨询200余人次,接待当面咨询60余人次。疫情防控期间,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热线(62613636)承办了全区市民心理防疫任务。
同时,区教委主动出击联手区法院组建“周俐莎法治教育工作室”围绕“校园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司法对策”开展了重点研究。长期面向家长、师生、学校管理者开展预防校园欺凌、青春期自我保护、网络成瘾等主题讲座或实践活动。
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委员会
2020年6月22日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