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到处上访闹腾。现在懂了,依法办事才是正道!”4月27日,在丰都县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义务宣讲员彭大姐正用亲身经历向群众宣传“信访法治”。这位曾经的“老上访户”,如今成了法治化信访的“代言人”。
彭大姐的转变,正是重庆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我们以法治化为主线,数字化为引擎,打造出信访矛盾化解的‘全链条’,让社会治理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市信访办相关负责人说道。
此前,彭大姐是当地一名令人头疼的“老上访户”。丰都县信访办主任易胜回忆:“那时她情绪激动,根本不听劝。”
丰都县在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中,创新建立“2+30”宣讲做法,在县级层面,组建“干部+群众”双宣讲团讲政策、说法规,30个乡镇(街道)各组建一支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解心结。
彭大姐在参加宣讲的一次次学习中,逐渐明白:“闹访解决不了问题,依法才能保障权益。”回归正常生活后,她还主动担任起县群众来访接待中心的义务宣讲员。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市坚持分众化宣传信访法治先行,建立“干部篇、群众篇”法治宣讲模块,强化分类精准宣传,推动“干部讲责、群众讲法”,促进干部工作行为和群众信访行为“双向规范”。截至目前,全市集中宣传宣讲2000余场次、受众130余万人次。
不久前,在永川区华茂商圈,一家餐饮店老板曾某某刚经历了一场“闪电调解”。一位顾客的孩子在就餐时摔倒擦伤,双方因责任划分及赔偿问题僵持不下,即将发生激烈争吵,商场工作人员建议:“扫这个码,上‘快点调’快速申请调解!”
值班的中山路街道专职调解员赵定楠接收到申请后,迅速介入,将双方邀请到位于华茂商圈的“解纷小超市”组织调解,通过专业、耐心的劝解,不到一小时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快点调”是永川区打造的在线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或是“渝快办”APP-区县服务-永川区-特色服务-人民调解窗口进入提交申请,平台自动分流至三级调解网络——区调度中心“一屏掌控全局”,镇街调委会“接单响应”,村社调解员“上门服务”。自平台上线以来,群众线上申请矛盾纠纷调解6258件,调解成功6236件,调解成功率99.65%,群众满意度100%,平均结案时间1.4天。同时,永川在商圈设立的“解纷小超市”,更是将调解资源下沉到“最后一米”,商户纠纷“不出楼”就能解决。
数字化不仅提速了信访事项受理办理,更赋能了党委政府决策。市信访办强化基层基础,推动信访工作线下平台整合、线上资源聚合,将信访工作融入乡镇街道“141”基层智治体系,努力推进群众信访诉求“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一体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和数字化建设,系统制定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规范,实现信访工作全流程规范化、标准化,探索构建重庆信访工作数字化体系,加强“群众端”“工作端”“决策端”数字化建设,畅通群众网上、掌上等反映问题渠道,建设信访大数据分析等应用,赋能方便群众、服务决策、规范工作的多维能力持续提升。
去年以来,市信访办深入推进信访矛盾全链条法治化治理改革,将信访工作融入党建统领基层智治体系,构建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前端抓源头预防、中端抓规范办理、末端抓监督追责的“三环节”化解链条,强化数字赋能“一网通办、全程盯办”,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持续提升,推动全市信访形势持续向好。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