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再唱“山歌”给党听 乡音也是时代强音
日期:2025-07-02 10:3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5-07-02 10:36
字号:
分享:

长生山歌会之趋野歌会。

    

    当清晨的薄雾还萦绕着长生桥镇的老街青瓦,一声清亮的开嗓,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时代的回响,从百乐园社区的小院里“飞”了出来。精神矍铄的周世芬站在人群前,手中一张写满歌词的纸微微发颤,那是她昨夜记下的新词句,作为山歌队的带头人,这位老党员眼中闪着光:“唱了一辈子山歌,如今要把心里对党的热乎劲儿,都揉进调子里。”

    “七一”前夕,这座重庆南岸的千年小镇,让积蓄已久的歌声如长生河水般奔涌而出。全镇20余支山歌队,上万名普通居民,将生活的甘甜、时代的变迁,酿成了一曲曲献给党的深挚乐章。

    老槐树下的新调:山歌里长出高铁站

    “长生广福山上哟,歌悠悠啰喂——”

    晨雾散尽,社区的老槐树下,周世芬正带着山歌队调弦。她指尖的老茧蹭过二胡琴弦,发出的却不是陈年老调——伴奏里突然混入了轻轨驶过的“哐当”声,惊得旁边写歌词的爷爷放下了毛笔。

    “乐乐,你听这调子像不像东站的列车?”爷爷冲蹲在石凳边的孙辈招手。乐乐晃晃悠悠地跑过来,把耳朵贴在石桌上:“爷爷,桥洞下的流水声和火车声真的合在一起了!”

    这不是幻觉。重庆东站的铁轨正从广福村山脚铺陈开来,不久的将来,风驰电掣的列车群将与穿桥而过的河水一起,把百年山歌夯进新时代的节奏里。周世芬拨弄着琴弦笑道:“以前唱‘盐茶马蹄声渐远’,现在要唱‘平地铁轨铸成网’喽!”她身后,重庆东站的穹顶在晨光里闪闪发亮,嘴里哼着的正是山歌队给《广福百乐山歌畅未来》新填的词:“建设东站心澎湃哟喂,汗水流淌不觉累——”

    石板路上的变奏:从老茶馆到轻轨站的民谣

    尹敏第一次把《长生桥》的歌词拿给同事听时,办公室里的老人们都红了眼眶。“石板路斑驳了月光,老茶馆飘着旧时光”,这句写的是60年前长生桥镇“老辈子们”守的老粮仓,如今成了网红打卡点;“新区高楼吻着云梢,轻轨穿过青青南草”,则是她以后每天上班都会路过的景象——轨道27号线的列车从老桥遗址下方一路飞驰而过。

    “我爸总说,长生桥的石板缝里都嵌着‘孝善’二字。”尹敏指着歌词本上的注释,“老桥传说是孝子为母而建,现在东站成了新‘桥’,把外面的世界接进了村子。”她时常忘不了一个画面:去年冬至,老街的灯笼挂上了,东站建设的灯光也还没熄灭,河水里是灯笼的影子,河面上是东站的灯光,光影交相辉映,像极了歌词里写的“把古今都照成歌谣”。

    在长生桥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工作的她,总爱把招商数据编进山歌调里。“长生经济‘十八香’,不是瞎唱的!”她掰着手指算,山歌会带火了农家乐,非遗手工艺品未来也会走进高铁站商铺,连老茶馆都改成了“山歌主题文创空间”。“你听现在的《长生桥》,长生桥里瞧一瞧,百年风雨换新袍,开发区正年少,老街新城都是骄傲……”

    田埂上的新风:当日常宣传变成山歌唱段

    “嗨——党建引领指方向,移风易俗新风尚。春风吹遍满巴渝,飞常南德行动畅——”陈静的《新风谣-漾南岸》刚唱到这句,台下的王大妈就拍着大腿叫好。上周她刚被电信诈骗盯上,正是社区网格员带着民警上门拦下了转账。“以前唱山歌都是‘采花扑蝶’,现在全是‘移风易俗新风尚’‘网格治理聚合力’‘家医服务进村居’,对我们老百姓真的很有用!”王大妈晃着手里的反诈宣传单,上面印着山歌歌词。

    作为村文化志愿者,陈静的山歌本里夹着半张会议记录:“一老一小服务全”“小区和美群众赞”,这些都是她从村民山歌议事会上抄来的。最绝的是她参与编排的“移风易俗山歌”——“红白喜事从简办,生日不摆流水场!升学酒嘛不用办,奋斗青春自成章!”现在村里头相互传唱这些山歌,大爷大妈们听着听着就把知识记牢了。

    “前几天有游客问,你们这山歌怎么像‘村规民约说明书’?”陈静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我就告诉他们说,你想那稻穗,老根扎在土里,新穗才能往上冒。山歌不唱当下的日子,还算什么活文化?”远处的山路上,几个小孩正追着播放山歌的蓝牙音箱跑,比赛谁唱的山歌更响亮。

    退伍军人的歌喉:经典红歌里的社区烟火

    李伟杰第一次在社区广场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时,穿的还是退役时的迷彩T恤。“当兵时唱这首歌,想的是保家卫国;现在唱,眼前全是百乐园社区的路灯、健身器材和跳广场舞的大姐们。”他指着歌词本上的修改痕迹,“原版‘母亲只生我的身’,我改成了‘社区就是我的家’,居民们都说更贴地气。”

    作为社区专职干部,李伟杰的山歌总带着“兵味”。既然总是怀念在部队的那些军旅时光,那索性就把部队里吼的号子编进歌里:“嘿呦嘿呦嘿呦喂,党员带头往前冲哟!”现在每次开院坝会,他都要先唱一段山歌暖场,议题从垃圾分类到停车位规划,全在歌词里。“有次唱完‘楼栋管家上门来’,当场就有三个大爷报名当志愿者。”

    最让他感动的是每次的山歌演出。当他唱到“唱支山歌给党听”时,台下坐着的退伍老兵们都会齐刷刷敬起军礼,旁边的幼儿园小朋友们也会受到感染,向敬礼的老兵们拼命晃着小红旗,阳光从他们中间穿过,两代人的影子投在“党员先锋岗”的牌子上,晃成一片温暖的光斑。

    幺妹儿的打卡歌:传统山歌里发出文旅新声

    “幺妹儿我带你慢慢儿耍呀——”鄢清霞的山歌刚起调,旁边的男孩子们就扯着嗓子接腔:“慢慢儿耍呀!”这支《幺妹儿带你“趣”打卡》是她跟着镇上的退休老校长一起专门为农文体旅融合编的,歌词里全是本地暗号:“广福山寺慢慢儿爬”“桃花桥头迎情郎”,游客跟着唱完一圈,长生桥的景点就都记住了。

    她的艺术培训中心里,墙上贴满了孩子们画的山歌漫画:高铁和老桥肩并肩,山歌唱段变成了二维码。“有个婆婆来报名学歌,说孙子在作文里写‘山歌是会唱歌的长生桥’。”鄢清霞说着,眼眶有点红,“你看嘛,老调子接上了新天线,才能唱出‘红岩故事传万家,满载希望正出发’嘛!”

    今天,我们想再一次,唱支山歌给党听!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七一”前的周末,长生桥镇的山歌会在重庆东站附近办了场快闪。周世芬的山歌队站在最前面,身后是尹敏、陈静、李伟杰、鄢清霞带着的各路人马——建筑工人、社区网格员、退伍老兵、幼儿园小朋友,还有拎着菜篮子路过的大妈们。

    当《广福百乐山歌畅未来》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乐乐突然指着天空喊:“爷爷,山歌的调子要跟着火车跑远了!”爷爷摸着他的头笑,手里的新歌词刚写了半句:“党的领导就是好,南岸腾飞正起航——”

    河风送来老桥的回声,也送来了高铁站铁轨的轰鸣。这曲关于长生的山歌,正从石板路唱到铁轨上,从老槐树唱到霓虹灯里,唱得每个走过长生桥的人都想跟着哼一句:“嘿呦嘿呦嘿呦喂,幸福生活在前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