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注册 部门街镇 繁体版 无障碍 关怀版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搜索
首页>政务信息>南岸动态
我家就在 岸上住
日期:2024-09-27 10:26
语音播报
语音合成中,请耐心等待...
进入播报模式
语音播报
退出播报模式
日期:2024-09-27 10:26
字号:
分享:

环湖公交开通 幸福生活驶上快车道

居民 何相娟

我是广阳镇银湖村的居民,对我来说,今年最有幸福感的事,就是环湖公交的开通了。以前去镇上,要么走很远等公交,要么就骑摩托车,风吹日晒不说,还提心吊胆的。长期以来,银湖村的出行难题如同一块巨石,压在村民的心头。广阳镇银湖村下设四个村民小组,步行到最近的肥料厂公交站,近的需半小时,远的近一个小时,出行之难,不言而喻。

而今,银湖村迎来了它的“新篇章”。今年9月,环湖公交9500线的开通让一切悄然改变。以前,从广阳镇银湖村村委会徒步至分水组,需耗时半小时有余,费时又费力,现在仅需10分钟车程,便轻松抵达。环湖公交的开通如同一条纽带,将银湖村的各个角落紧紧相连。而且车内座位宽敞,还有空调,以前坐摩托车要10块,现在坐公交只要2块,真是太实惠了!

更令我们欣喜的是,那条曾让村民们提心吊胆的狭窄泥泞路,也在广阳镇政府的努力下焕然一新。拓宽一倍的道路,平坦而宽阔,弯道减少,视线清晰,安全指数直线上升。现在坐车、开车都安心多了,这路,修到了我们心坎上!这不仅仅是一条公交线路的开通,更是银湖村迈向幸福生活的快车道。

近年来,广阳镇在公共服务、社保体系、民生实事项目等方面不断发力,从自来水全覆盖到养老院的免费服务,每一项举措都精准对接了我们村民的需求,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实惠与温暖。

文化氛围浓了 社区生活更和美

居民 李华渝

大家可能想不到,我今年70岁了,还在过“朝九晚五”的生活,从2011年的南湖社区文化管理员,到现在的社区文化建设志愿者,我乐此不疲。

1990年,我搬到花园路街道南湖社区,到现在34个年头了,这34年,既是我融入南湖社区家园的过程,也是我参与见证社区文化氛围建设突飞猛进的过程。

近年来,经过老旧小区改造等,南湖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但硬件上去了,“软件”却在原地踏步。我从小受家庭的感染,喜欢参与文体活动,也热爱文化宣传工作,看到这种情况,我总想着能不能做点什么。

2011年,我向社区提了建议:“能不能建个活动室呢,有事居民可以一起商量?”“可不可以举行一些文化活动,让大家一起参与,加深联络?”……没想到我的想法和社区一拍即合,建议很快就被采纳了,于是,南湖社区第一个文化图书室建立起来了,我成了图书室的文化管理员。

2014年,文化图书室“变身”为南湖社区微益坊。每天早上八点,我准时来微益坊“上班”,直到晚上六点结束。微益坊功能非常广泛,截至目前已入驻社会组织45个,服务内容涵盖公益、慈善、家政、文体、教育等多个领域,各种文体活动都在这里举办,是我们南湖社区营造文化氛围的“主心骨”。

继微益坊之后,三益书院、微益家公益体验馆、儿童之家、科普之家、文化之家、家风长廊、邻里之家等20余个“小而美”的文明实践阵地也开始像雨后春笋一样在社区生了根、发了芽,书法、绘画、下棋、打球、跳舞、唱歌、喝茶……南湖社区的居民每天都有多种文化活动可以参加,基层治理与传统文化交相融合,益人、益己、益家园的“三益社区”雏形开始显现,欢乐祥和的社区氛围也开始渐渐浓郁了。

以前我还想过要不要换个地方住,现在再也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在南湖社区的每一天都很快乐充实,我的老朋友们都很羡慕我,氛围好了,环境美了,生活自然越来越舒心了。

住有所居 公租房小区圆了安家梦

居民 杨红俊

在城南家园公租房住了十年,我想用“终于安定了”来形容我们生活的这段时光。

十年前,我和丈夫王爽奔波在外务工,由于四处租房,一年搬家两三次也是常事,无法安定下来,只好把女儿王稀贝留在老家上学,一家三口团圆的时刻寥寥无几,没办法陪伴女儿的成长,错过了很多属于家庭的幸福时光。

2014年,我们申请到了城南家园公租房,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做好打算,把女儿接来一起生活。那年8月,一家人终于不再分隔两地,完成了团圆的梦想,这一住,就是十年。

城南家园公租房作为重庆最大的公租房项目,有超十万人居住,从我们住进来开始,公租房不仅给我们一家提供了稳定的住所,它的“睦邻”理念以及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深深影响了我们的家庭氛围,也影响了我们对女儿的教育,“有事大家一起干 有难大家一起帮”“以和为贵”成为了公租房居民的口头禅。

现在,每天走在公租房小区里,目之所及是茂盛的绿植,宽阔的步道,方便的健身设施,周边的美食街处处飘香,相熟的邻居互相问好……下班回来心里再也没有了漂泊的感觉,只有一个念头:“我们有家了”。

在我心里,我一直觉得我们小家的幸福也正是公租房幸福大“家”的一个缩影。小家安定,大“家”也会幸福,大“家”和睦,小家也更相亲。公租房这个大“家”提供的不仅仅是一间房子,它还稳稳托住了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的幸福梦、安居梦。

历史街区“上新” 原汁原味留住“乡愁”

居民 郭真明

我今年73岁了,从小在马鞍山长大,算是“原住民”。如今马鞍山是越来越不一样了,来马鞍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有来这里开店的,有来这里拍照打卡的。然而,时光倒回至几十年前,马鞍山却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景象。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南岸区政府的搬迁和居民的“下山”,马鞍山片区变得冷冷清清。老房破败、垃圾成山、污水横流……这些问题让马鞍山成为了城市角落中的一块伤疤,鲜有人问津。

但转机在2018年6月悄然来临,马鞍山老旧散居住片区综合整治正式启动,建于上世纪中后期的43栋民房被纳入整治范围。经过一系列整治,消防设施得到了完善,雨污管网实现了分流,垃圾分类收集箱遍布街头巷尾,公共照明路灯照亮了夜晚的路。同时,道路被修整得平坦宽敞,社区特色景观错落有致,老房子的破损墙面和屋顶也得到了修复和加固。

如今的马鞍山景苑片区焕然一新。马鞍山也因其独特的建筑风貌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致力于打造更好的老街风貌,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咖啡店、烤肉店、潮品店、密室逃脱……以老街为背景,这些马鞍山从未有过的店铺反差感极强,一开张就成了“网红”。脚下这片曾经沉寂的老街,越来越有生命力。

现在的马鞍山结合了年轻人的时尚风貌也保留了传统的韵味。我现在用镜头记录下马鞍山,马鞍山历史文化墙里不少照片就是我拍的,从“历史的见证”到“等待拆迁”,再到“文创融合”一条街,马鞍山留住了城市根脉,那些随着城市变迁而消失的街巷,因原汁原味的马鞍山,再一次在人们的记忆里被激活。

三十年开七家门店 好政策成就好品牌

居民 张辉

我是土生土长的弹子石人。1992年,我工作的棉织厂改制,我成了一名下岗职工。那年,我恰好新婚,遇到这样的事情,心情有些沮丧。

在妻子亲戚的影响下,我萌生了卖卤菜的想法。1993年,我在两路口批发点和一些屠宰场拿货,专门批发鹅翅膀、鹅脚板。当时,我们的老房东有些卤菜手艺,我就向他学习,自己也看点书,从零学起。那时很多工厂改制,政策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允许我们摆摊。我就在家里把菜卤好,推着小车,在当时的弹子石邮局(304路车站)门口售卖。

一套(2翅2脚)生鲜进价2元,卤好的成品鹅翅膀卖1元、鹅脚板卖6毛。因为味道不错,卤菜销量还可以,一天能挣个十几二十元,比当工人还强。时间一长,街坊邻居都认识我了,弹子石邮局门口也成为我的固定摊位。

摊位名字叫“唯一卤味”,因为靠近厕所,又被大家戏称为“厕所卤菜”。我一点也不生气,反而觉得有亲切感,是一种认可度和影响力。我的卤菜用料好、味道好,有口碑。我做人讲诚信,从不缺斤少两。渐渐地,我的顾客越来越多,不乏大老板专门开车来买。我摆摊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即使晚6点卖完,我也要坐到晚9点。为什么?一是能和街坊邻居多聊天交流感情,二是要让顾客知道,出门早才能买到我的卤菜。我走早了,晚来的顾客以为我没来,就可能损失明天的客户。

这个摊,我一摆就是8年。

得益于好的政策和南岸优良的营商环境,我作为个体户挣到了钱。2001年,我在弹新街26号买了一个64平方米的门面,有了自己第一家店。

我的生意越做越大,门店从1家发展至7家。我的家乡情结很深,所有门店都开在南岸,每一家生意无一例外的好,逢年过节还要排队。我在弹子石有两家店,后来一家作为总店迁到了茶园。这里面积有1600平方米,与其他门店一样,都采用前端销售、后端加工模式,这还是弹子石街道一位老领导给我出的主意。在总店,我还定制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了清洗和卤制环节的全自动化。我的7家门店年销售总额突破千万元,拥有近百名员工,除了线下门店外,还有线上店,同城、外地顾客均可购买。

“唯壹卤味”这个商标注册于2004年,因为政策原因,“唯一”无法注册,我就改成了“唯壹”。从简单的“一”到复杂的“壹”,也许正是像我这样的个体商户成长变化的缩影。

扎根南岸数十载,这里的发展太快了。我以前摆摊的位置,如今成了弹子石的交通要道,从只有一路34路(304路)公交车,变成现在交通线路纵横。

街道、社区历来对我十分关心,我自己好了,也想反哺社会。节假日慰问老人,平时我也会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出资出力,做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对于未来的发展,我没有考虑太长远,只想一直坚持,做出百姓味道、幸福味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版权所有: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 主办: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ICP备案:渝ICP备202101158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001080014 渝公网安备:50010802001142号

智能问答

便民地图

政策问答

数据开放

新媒体
矩阵

营商环境

数字人播报